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研究区实际选取合理的评价因子,运用试算法和专家经验打分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建立研究区的评价模型,最后结合GIS技术,对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54%,较适宜区占51.44%,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区分别为10.67%、10.53%。
作者
孙永亮
黄小琴
机构地区
宁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
出处
《工程与建设》
2013年第5期583-586,共4页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建设用地适宜性
模糊综合评判
评价因子
银川市
分类号
F29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16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10
1
王海鹰,张新长,康停军.
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应用[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1):14-17.
被引量:88
2
王国强.
合肥市岩土体工程特征及地基划分[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6):694-698.
被引量:20
3
申金山,关柯,李峰.
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应用[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2):29-31.
被引量:19
4
李孟銮 万自成.1739年平罗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孕育特征[J].地震地质,1984,6(3):23-28.
5
黄勇,杨忠芳.
中国土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地质通报,2008,27(2):207-211.
被引量:29
6
李希灿,王静,邵晓梅.
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3):409-416.
被引量:38
7
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王林林.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06-115.
被引量:140
8
陈健飞,刘卫民.
Fuzzy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
.资源科学,1999,21(4):71-74.
被引量:101
9
谢季平 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0
刘晋达,吴孟达.模糊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244
1
谈明洪,吕昌河.
国外城市土地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54-158.
被引量:31
2
于婧,周勇,周清波,任意.
基于G IS和模糊数学方法的多方案下农用土地多宜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83-187.
被引量:14
3
白淑英,张树文,宝音,阿拉坦图雅.
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18-21.
被引量:35
4
齐伟,张凤荣,东野光亮.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40-43.
被引量:6
5
卫三平,李树怀,卫正新,秦旭峰,王力.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林适宜性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103-106.
被引量:10
6
粟辉,邱道持,曹蕾,刘力.
城市土地可整理性评价——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4):691-694.
被引量:3
7
杨艳生.
土壤资源的模型识别评价方法[J]
.资源科学,1986,16(2):43-48.
被引量:1
8
吴登茹.
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水热气候资源——以关中地区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4,3(1):13-23.
被引量:1
9
李建牢.
甘肃省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4,1(1):54-62.
被引量:3
10
倪绍祥,陈传康.
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J]
.地理学报,1993,48(1):75-83.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416
1
杜东,柳富田,刘宏伟.
河北曹妃甸岛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9,0(4):299-304.
被引量:11
2
冀晓东,靳燕国,刘纲,刘杰,周朔.
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9):148-154.
被引量:12
3
苗君强,方智果,叶青,赵强.
基于GIS的功能用地适宜性评价——以信阳市产业小镇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4(2):125-126.
被引量:2
4
张晓瑞,周国艳.
GIS在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
.南方建筑,2010(4):65-67.
被引量:9
5
李伟芳,俞腾,李加林,陈鹏程,陈阳.
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
.地理研究,2015,34(4):701-710.
被引量:28
6
王玉军,陈能场,刘存,王兴祥,周东美,王慎强,陈怀满.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土壤负载容量管控法——献给2015“国际土壤年”[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4):613-618.
被引量:21
7
苏海民,陈健飞.
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92-95.
被引量:5
8
苏海民,陈健飞.
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115-119.
被引量:12
9
浙江省司法厅公告[J]
.中国律师,2002(10):99-126.
10
杨绮.
节税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5,21(03X):40-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4
1
倪绍祥,陈传康.
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J]
.地理学报,1993,48(1):75-83.
被引量:53
2
王学军,郭亚军.
基于G1法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3):65-70.
被引量:156
3
罗鹏,俞志强,殷国庆,曹昊,王珂.
基于3S技术的金衢地区低丘红壤开发利用潜力评价[J]
.浙江农业学报,2007,19(2):101-105.
被引量:10
4
刘卫东,严伟.
经济发达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浙江省永康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3):1-5.
被引量:41
5
景贵和.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J].地理学报,1986,(1).
6
CJJl32-2009.城乡用地评定标;位Is].
7
孙华芬,赵俊三,潘邦龙,肖龙山.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技术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7(6):17-19.
被引量:8
8
刘耀林,刘艳芳,夏早发.??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95(01)
9
McHarg IL.Design with nature. . 1969
10
CJJ 132-2009. 城乡用地评定标准(S)2009
引证文献
4
1
杨育文,敖晨霞,熊增强.
建设用地适宜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在GIS软件平台上的实现[J]
.城市勘测,2015(4):152-157.
被引量:3
2
李坤,岳建伟.
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S1):107-113.
被引量:36
3
尤笛,蒋金豹,郭海强.
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评价--以福建邵武市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7):508-512.
被引量:6
4
余波,王明起,陈杨露,陈诚,李雪平.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南襄盆地场地规划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1,35(5):708-71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赵小平,张世殊,冉从彦,胡金山,许源.
聚类分析在川西建设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16(S02):1005-1010.
被引量:6
2
秦坤,刘耀林.
基于GIS的城镇建设用地发展适宜性评价--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11):102-107.
被引量:8
3
杨育文,谢纪海,吴先干,黄群龙.
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城市轨道交通用地适宜性[J]
.城市勘测,2016(6):156-160.
4
高卓,何鑫,胡祖芳,罗荐文.
灰色预测模型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7,24(1):1-4.
被引量:2
5
高卓,何鑫,胡祖芳,罗荐文.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6(1):61-66.
被引量:13
6
多斯波力.哈力木别克,阿里木江.卡斯木.
基于RS和GIS的阿尔泰山南麓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适宜性评价[J]
.生态科学,2017,36(3):166-174.
被引量:2
7
韩向旭,李通,张丽,梁勇.
低丘缓坡建设用地拓展与优化配置——以邵武市为例[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12(2):44-50.
被引量:1
8
陈杜彬,岳建伟,丁克松.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多障碍因子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评价[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12(2):51-57.
9
李靖,廖和平,蔡进.
基于风险评价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情景模拟——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18,40(5):967-979.
被引量:10
10
李通,张丽,韩向旭,郑艺.
福建省建设用地资源“山-海-原”一体化优化配置[J]
.应用科学学报,2018,36(4):655-666.
被引量:2
1
刘贵利.
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初探[J]
.地理研究,2000,19(1):80-85.
被引量:54
2
江浏光艳,朱明仓.
建设用地适宜性与国土资源规划[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55-157.
被引量:1
3
危小建,梁俊红,马国庆.
不同预案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湖北宜城市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6):667-671.
被引量:2
4
朱美玲,徐永梅.
浅析试算法在项目决策与分析中的应用[J]
.知识经济,2015(6):103-103.
5
陈亚,张卫丽,杨芳.
折旧后期双倍余额递减法转为直线法的条件[J]
.财会月刊(下),2008(7):55-56.
被引量:2
6
杜文,白肖云.
研究适宜性评价,科学规划建设用地[J]
.理论与改革,2008(1):73-74.
被引量:2
7
刘桂英,杨树义.
关于双倍余额递减法后期折旧问题的探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2):81-84.
8
陈晓芳,岳才保.
动态存储模型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1):88-91.
被引量:3
9
姜硕.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6):119-119.
被引量:1
10
孙鲁威.
让鲜活农产品活力四射——2008年农产品促销行动回顾[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1):16-18.
工程与建设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