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中译英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异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译界虽对此一直多有讨论,但并未取得共识。在文学翻译中,它们也是重要的研究范畴,而众多国内外学者亦深入论述过此问题。本文分析了归化、异化的概念和语言形式,指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全球性的文化交融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与之相适应的各国文化间所表现出的高度的开放性、强大的渗透力以及认知环境的趋同性将导致译者在翻译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异化法。
作者
宋宜
机构地区
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博物馆
出处
《商情》
2013年第40期193-193,共1页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语言形式
翻译目的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6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
.中国翻译,2002,23(1):40-44.
被引量:951
2
王东风.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
.中国翻译,2001,22(5):43-48.
被引量:122
3
叶子南.
论西化翻译[J]
.中国翻译,1991(2):15-18.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王东风.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
.中国翻译,2001,22(5):43-48.
被引量:122
2
.林纾的翻译[A].钱钟书.七缀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许钧 et al.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6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7
塔迪埃,让一伊夫.20世纪的文学批评[Z].史忠义.天津:百花出版社,1998.
8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 Fort Worth: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8.
9
Bamstone, W.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ory, Practice[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0
Fowler, R. Linguistic Criticism [M].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共引文献
1061
1
景治强,祁玲.
《水浒传》英雄人物绰号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基于认知翻译学与文化翻译学理论的分析[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230-240.
2
何超彤.
浅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应用[J]
.现代英语,2023(12):106-109.
被引量:2
3
庄振楠,张树德.
从归化与异化策略角度浅析外宣文本中中国特色词的翻译[J]
.现代英语,2021(19):71-73.
被引量:2
4
郭景全.
数学英语概念隐喻汉译的拟人取向[J]
.现代英语,2021(1):62-64.
5
郑晓曦,万筱萱,刘芳雨,王可欣.
儿童文学读者双重性对翻译技巧选择的影响——以《快乐王子》汉译为例[J]
.现代英语,2020(22):67-69.
6
孙晓芳.
语际翻译中的语言较量与制衡——《小王子》译本探析[J]
.现代英语,2020(17):70-72.
7
杨雨时,黄成湘.
异化论视角下《呐喊》中文化负载词的英、日译研究[J]
.文化学刊,2021(5):55-58.
被引量:1
8
邹建军,卢建飞.
“地方性”与世界文学的形态、演进及审美特性[J]
.文艺论坛,2023(3):83-91.
被引量:1
9
唐青叶,卢梦环.
再语境化——习近平扶贫话语用典及其英译[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2):16-28.
10
陆诗婷.
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汉译中的“变形倾向”[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1):98-109.
1
彭志洪.
文化意象应以异化法为主[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2):109-110.
2
潘章仙.
漫谈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2(5):62-65.
被引量:5
3
赵海燕.
网络语言的运用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4):27-28.
被引量:2
4
陈秋燃.
冬之韵[J]
.学语文(B版),2006(1):47-47.
5
赵萍.
演讲的魅力[J]
.教育艺术,1997,0(4):17-17.
6
李文凤.
网络新词与汉语规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72-74.
被引量:5
7
麻珍玉.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研究[J]
.语文建设,2015(10X):63-64.
被引量:6
8
张名章.
论网络语言的变异及其对传统语言的冲击与挑战[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3):9-12.
被引量:3
9
苏向丽,张志毅.
术语教育的性质[J]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2):31-35.
被引量:1
10
白明会.
布龙菲尔德理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J]
.魅力中国,2014(3):255-255.
商情
2013年 第4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