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诗的有用与审美效应之间——以留日诗人郭沫若、穆木天、田汉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现代留学日本的诗人中,郭沫若、穆木天等关于诗歌理论某种程度地表现出两重特性:一方面,作为身处异域的爱国留学生,他们关注国内文坛动向并注重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主张新诗应具备现实有用性;另一方面,作为诗人,他们又偏于营造心绪的艺术形态,追求诗歌的纯美特质,即强调新诗的审美效应。实际上,他们的诗论徘徊在有用和审美两个功能之间,是由现代中国文化现实状况及留日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作者 李丹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桑原武夫.文学序说(孙歌译).三联书店,1991.
  • 2郁达夫.《艺文私见》[J].创造季刊,1922,1(1).
  • 3郭沫若.创造十年[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 4郭沫若.《关于诗的问题》[J].杂文,1935,(3).
  • 5郭沫若.关于诗的问题[A].郭洙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 6郭沫若.七请(1935年11月作)[A].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 7郭沫若.论诗三札[A].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 8郭沫若.三叶集·致宗白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 9穆木天.给郑伯奇的一封信[N].京报副刊·第80号,1925-03-06.
  • 10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J].创造周报,1923-06-10,(5).

二级参考文献1

  • 1孙玉石.象征派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6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