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现代留学日本的诗人中,郭沫若、穆木天等关于诗歌理论某种程度地表现出两重特性:一方面,作为身处异域的爱国留学生,他们关注国内文坛动向并注重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主张新诗应具备现实有用性;另一方面,作为诗人,他们又偏于营造心绪的艺术形态,追求诗歌的纯美特质,即强调新诗的审美效应。实际上,他们的诗论徘徊在有用和审美两个功能之间,是由现代中国文化现实状况及留日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