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世纪以来,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开始注意选用郭沫若不同风格的诗歌,但在选用数量及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总体呈现弱化态势。其原因是"去中心"的语文教科书编选理念的确立;学界乃至民间话语体系对郭沫若其人其作的争议与偏颇;另外,由于研究者和编选者对郭沫若诗歌的儿童文学特质认识缺失,郭沫若诗歌作为语文教学资源的价值被大大削弱。由于教师以"反映说"解读文本的思维惰性,诗歌鉴赏长于优美、短于崇高美的审美心理,导致郭沫若诗歌教学视角的单一,教学方法无所适从和无所用心;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多角度地认知郭沫若诗歌价值,改革郭沫若诗歌的教学方法,在培养青少年丰富多样的审美情趣,保持中国文化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3期66-70,共5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金
四川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SC11E015)"<女神>接受史"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