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小卫星技术与数字地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现代小卫星的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国内外小卫星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阐述了对地观测小卫星、小卫星星座以及编队飞行在数字地球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
李世忠
陈虹
机构地区
西安测绘研究所
出处
《遥感信息》
CSCD
2000年第4期47-49,共3页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关键词
小卫星
数字地球
对地观测
星座
编队飞行
分类号
V4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李德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
2
Li Shizhong,SCRS’99,1999年
3
李世忠,第二届全军军事测绘优秀论文,1999年
4
林来兴,小卫星发展技术论文集,1999年
5
李布凯,电讯技术,1997年
6
原野.
我国小卫星应用的需求分析[J]
.中国航天,1997(5):16-1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王蕴恒,王吉元,董乐.
卫星飞轮转速过零问题的一种补偿方法[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28(4):56-57.
被引量:1
2
王蕴恒,王吉元,卜树坡.
飞轮转速过零时卫星姿态的补偿控制研究[J]
.计算机仿真,2009,26(8):67-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于达仁,张凤奎,李鸿,刘辉.
霍尔推进器中振荡鞘层对电子与壁面碰撞频率的影响研究[J]
.物理学报,2009,58(3):1844-1848.
被引量:17
2
钱中,康小录,王平阳,杜朝辉.
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羽流粒子模拟[J]
.上海航天,2009,26(4):43-46.
被引量:3
3
刘辉,吴勃英,鄂鹏,段萍.
ATON型Hall推力器缓冲区预电离问题研究[J]
.物理学报,2010,59(10):7203-7208.
被引量:4
4
高云国.
现代小卫星及其相关技术[J]
.光学精密工程,1999,7(5):16-21.
被引量:15
5
段萍,李肸,鄂鹏,卿绍伟.
霍尔推进器中磁化二次电子对鞘层特性的影响[J]
.物理学报,2011,60(12):361-367.
被引量:2
6
段萍,沈鸿娟,刘金远,李肸,鄂鹏,陈龙.
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磁鞘特性[J]
.推进技术,2011,32(6):799-805.
被引量:4
7
卿绍伟,于达仁,王晓钢,段萍.
非麦氏电子分布对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影响[J]
.推进技术,2011,32(6):813-817.
被引量:1
8
韩轲,魏立秋,纪延超,于达仁.
P70霍尔推力器新型缓冲腔磁路对预电离及放电的影响[J]
.推进技术,2011,32(6):823-827.
被引量:3
9
赵晓云,刘金远,段萍,李世刚.
伴有二次电子发射的磁化等离子体鞘层结构特性[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32(4):279-284.
被引量:13
10
段萍,李肸,沈鸿娟,陈龙,鄂鹏.
Characteristics of a Sheath with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in the Double Walls of a Hall Thruster[J]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14(9):837-8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段萍,覃海娟,周新维,曹安宁,殷燕.
离子速度对霍尔推力器壁面鞘层特性的影响[J]
.高电压技术,2014,40(1):160-165.
被引量:2
2
黄振,陆建华.
天基无源定位与现代小卫星技术[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3,14(3):24-29.
被引量:18
3
操慧珺,张志昊.
通道等离子体环境对稳态等离子体推进器壁面腐蚀的影响[J]
.机械工程与技术,2017,6(5):337-34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周彬,李建军.
双星TDOA/FDOA定位技术研究[J]
.电子对抗,2004(4):14-18.
被引量:3
2
李盛,张扬.
TDOA和FDOA联合定位技术研究[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1):1-3.
3
吴世龙,罗景青,刘有军.
基于空间谱估计的单星侦察无源定位[J]
.上海航天,2005,22(6):40-43.
4
吴世龙,罗景青.
星载稀布L阵对地面辐射源的高精度测向研究[J]
.上海航天,2006,23(2):24-27.
5
林雪原,何友,史佩.
利用二星TDOA和FDOA测量及辅助高度信息对地面目标的定位算法及精度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2006,26(4):277-281.
被引量:10
6
吴世龙,罗景青,刘有军.
星载稀布阵对小角度内辐射源的实时测向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06,34(4):106-110.
7
郭福成,樊昀.
双星TDOA/FDOA无源定位方法分析[J]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6):20-23.
被引量:14
8
吴世龙,罗景青.
星载非均匀稀布阵高精度测向性能分析[J]
.宇航学报,2006,27(6):1378-1381.
9
谢恺,王岩,安玮,周一宇.
基于遗传算法的空间时差定位星座设计[J]
.宇航学报,2006,27(B12):39-44.
被引量:2
10
吴世龙,赵永胜,罗景青.
双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系统性能分析[J]
.上海航天,2007,24(2):47-50.
被引量:6
1
张召才,朱鲁青.
对地观测小卫星最新发展研究[J]
.国际太空,2015(11):46-51.
被引量:6
2
申家双,陈波,翟京生,凌勇.
现代小卫星技术在对地观测中的应用[J]
.海洋测绘,2008,28(1):75-79.
被引量:4
3
王择.
“北京一号”观测卫星发射成功[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5(11):7-7.
被引量:1
4
余超.
对地观测小卫星数据传输和通信分系统技术研究[J]
.红外,2001,22(12):12-16.
被引量:2
5
胡国军,李世忠,吕源,张继年.
对地观测小卫星的相位噪声分析与控制[J]
.测绘学院学报,2003,20(3):157-160.
6
王启宇,袁建平,朱战霞.
对地观测小卫星星座设计及区域覆盖性能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24(4):427-430.
被引量:7
7
中国:“北京一号”发射成功[J]
.创新科技,2005,5(9):59-59.
8
“北京一号”在俄发射[J]
.中国航天,2005(12):43-43.
9
孙洋,徐慨,张静,毛欣.
对地观测小卫星的轨道设计及目标覆盖仿真[J]
.四川兵工学报,2013,34(7):145-148.
被引量:4
10
韩栋,纪凯.
遥感小卫星简介——以“北京一号”小卫星为例[J]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7,28(1):22-24.
被引量:6
遥感信息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