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苏沿海地区玉米多穗和不结实发生情况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玉米多穗和不结实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夏玉米发生面积大,多穗发生的品种多,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的夏玉米多穗程度不同,不同品种的夏玉米结实率不同。经研究分析,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多雨寡照低温的气候条件、跨区域经营推广的玉米品种不适应东台市的极端气候条件、大肥大水、钾肥太多、玉米螟等病虫危害等。
作者
姜海洲
周群喜
王国平
龙庆海
机构地区
江苏省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57-57,67,共2页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多穗
不结实
发生情况
原因分析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2
1
魏建成,刘鑫,沈开安,陈义怀.
不良气候对玉米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J]
.玉米科学,2005,13(z1):118-119.
被引量:5
2
马志军,郭春景,程国利.
硒及富硒腐植酸生物液体肥对主要粮食作物应用效果的研究[J]
.腐植酸,2004(3):21-25.
被引量:3
3
廉洪良,艾春强.
对2005年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J]
.种子世界,2006(4):47-48.
被引量:7
4
王少杰,李琳,王锋,相里江酬.
玉米花粒棒、多穗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
.种业导刊,2009(4):29-29.
被引量:7
5
孙明轩,戴洪源.
玉米多穗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10-110.
被引量:7
6
王小春,杨文钰.
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全程机械化迈上新台阶[J]
.大豆科技,2012(6):48-50.
被引量:25
7
崔亮,苏本营,杨峰,杨文钰.
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组合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分布特征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8):1489-1501.
被引量:65
8
于晓波,苏本营,龚万灼,罗玲,刘卫国,杨文钰,张明荣,吴海英,曾宪堂.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根瘤性状和固氮能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9):1743-1753.
被引量:25
9
崔亮,苏本营,杨峰,杨文钰.
带状套作大豆群体冠层光能截获与利用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43-54.
被引量:37
10
安英辉,宁毅,王国庆.
玉米分蘖、多穗、香蕉穗原因及预防措施[J]
.中国种业,2015(3):78-8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靳海蕾,姚金花,王良发,王帮太.
玉米多穗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8(4):63-63.
被引量:3
2
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石晓旭,杨美英,刘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其在江苏沿江地区的应用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3,39(30):1-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邵玲.
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分析[J]
.新农民,2024(5):77-79.
2
李文兰,李文才,孙琦,于彦丽,赵勐,鲁守平,李艳娇,孟昭东.
生长素响应及转运信号在玉米不同节位腋芽发育过程中的分布模式分析[J]
.玉米科学,2020,28(4):22-25.
被引量:3
3
陈国斌,李琰聪,谢志坚,刘婷婷,孟静娇.
玉米多穗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2,39(1):50-53.
4
张淋翔.
不同播期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研究[J]
.农家科技,2024(1):52-54.
5
潘翠鸾.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试验及推广研究[J]
.南方农机,2024,55(12):84-87.
6
王楠,王树星,薛韦婷,党润海,张渭薇,尚杰.
渭南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J]
.中国种业,2024(7):82-88.
7
成娟.
邹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势技术及发展方向[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7):107-109.
8
吕剑英.
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24(15):20-23.
9
任杨,朱志明,刘俊,郭军成,王雪,刘春光.
宁夏中宁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控释肥施用量试验[J]
.西藏农业科技,2024,46(3):27-29.
10
陈鹏博.
垄沟间作甜玉米密度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及效益分析[J]
.农业科学研究,2024,45(3):39-42.
1
王艳阳,王会肖,刘海军,高军.
极端气候条件下关中灌区农业节水潜力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5):577-581.
被引量:3
2
杨青林,孙喜瑞.
玉米种子生产的几个关键问题[J]
.种子世界,2014(5):50-50.
被引量:1
3
喷雾助剂将成为农药应用新亮点[J]
.植物医生,2012(4):44-44.
4
李志远.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抗旱保墒增产增收技术对策[J]
.现代化农业,2010(7):7-8.
被引量:1
5
喷雾助剂将成农药应用技术新亮点[J]
.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2,23(5):80-80.
6
史振声,李凤海,张世煌,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王晓东,葛选良,朱敏.
极端气候条件下辽宁省晚熟玉米品种的风险性评价[J]
.玉米科学,2011,19(5):100-104.
被引量:4
7
Mahadeb Prasad Poudel,Shwu-En Chen,Wen-Chi Huang.
Climate Influence on Rice, Maize and Wheat Yields and Yield Variability in Nepal[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2014,4(1):38-48.
8
徐风霞,陈林祥.
2010年寿光市冬小麦减产的气象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04-305.
9
邢素丽,李会龙,刘慧涛,张广录.
华北平原极端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1):14-17.
被引量:5
10
邢素丽,张广录,李会龙,刘慧涛.
极端气候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构成及成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212-214.
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