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科学素质的要求,以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本文阐述了在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意义、理念、方法和途径.
作者
张彩霞
朱林彦
曹海燕
张绪树
康爱国
张青兰
机构地区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物理与工程》
2013年第5期54-56,共3页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基金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工程意识
创新能力
分类号
O4-4 [理学—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左铁镛.“卓越计划”不仅是工程教育的事[EB/N].[2010-07-09].人民日报.http://www.jyb.cn.
2
樊雅平,黄生学.
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成人教育,2012(5):143-144.
被引量:8
3
王灵婕.
大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思考[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3):123-125.
被引量:8
4
宋峰,李川勇,王慧田.
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索过程,提高认知水平,培养物理思维能力[J]
.大学物理,2009,28(12):43-47.
被引量:17
5
张立彬,郑先明,李广平.
哈佛大学物理教育状况研究[J]
.大学物理,2011,30(1):56-61.
被引量:14
6
曾红,王宏祥,张德强.
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10-11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胡祥发,沈俊鑫.
划时代的发现——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J]
.物理与工程,2005,15(1):61-63.
被引量:5
2
夏兆阳,张宁.
应用型大学本科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2006(5):44-46.
被引量:17
3
王刚.
对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120-121.
被引量:13
4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
.物理与工程,2006,16(5):1-8.
被引量:94
5
杨庆华,胡银泉.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7):62-63.
被引量:10
6
巴巴拉.G.戴维斯.教学方法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
朱铉雄,王世涛.是“教物理教材”还是“用物理教材”[R].大学物理论坛报告.2007.
8
韩景春,黄生学.物理教材论[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8:59.
9
[苏]瑞德尼克BИ.量子力学史话[M].黄宏荃,彭灏,译.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79.
10
http://www, hangzhou, com. cn/20050801/ca895184, htm.
共引文献
50
1
卢佳文,朱巧萍.
基于ETA物理认知模型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2022(11):18-22.
2
许瑞琪.
大学物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220-221.
3
吴章兰,苏红梅.
基于VB的物理过程的动态演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204-205.
4
邓卫鹏.
高职高专物理教学中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4):115-116.
被引量:2
5
戴苾芬.
注重物理过程建立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J]
.物理通报,2011,40(11):6-7.
6
杨正波,刘思平.
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办法与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物理通报,2011,40(11):13-15.
被引量:6
7
张晚云,陆彦文,曾交龙.
浅谈如何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演示实验的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B11):49-51.
被引量:8
8
孟庆鑫,张宇,王晓鸥,霍雷,赵远,田浩.
隐性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大学物理中隐性通识教育资源的开发[J]
.物理与工程,2012,22(1):38-40.
被引量:3
9
李忠秀,李萍,涂海华.
拓宽学生视野,增强科学素养——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113-114.
10
宁长春,索郎桑姆.
以科研工作介绍的融入促进大学物理教学[J]
.大学物理,2012,31(8):39-43.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23
1
陈红利.
我校物理考试题库的建设[J]
.成功,2013(8):70-70.
被引量:1
2
杜祥琬.
浅谈现代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献给2005世界物理年[J]
.物理,2005,34(7):480-486.
被引量:4
3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
.物理与工程,2006,16(5):1-8.
被引量:94
4
马文蔚.物理学[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马文蔚.物理学(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57.
6
程守洙,江之水.普通物理学(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马文蔚,苏惠惠,解希顺.物理学原理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
张中卫,倪涌舟,刘风勤.
大学物理理论与实验验证的有机整合[J]
.高教论坛,2010(11):33-35.
被引量:6
9
史建新,陶平.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J]
.科技信息,2010(34):98-98.
被引量:8
10
张卫华.
工科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信息,2011(2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曹青松.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分层次分专业教学改革[J]
.高师理科学刊,2015,35(2):98-100.
被引量:3
2
白龙,韩奎,张荣,叶世旺.
浅议大学物理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现代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15):4-5.
3
张静,姜波.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2):32-33.
被引量:2
4
张文庆.
大学物理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探索[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4):106-108.
被引量:8
5
程彦明.
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
.南方农机,2019,50(1):104-10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曲阳,曹显莹,郭春来.
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经济导刊,2019(32):148-148.
被引量:1
2
窦华.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0):114-116.
被引量:3
3
张静,黄捷.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与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5):156-156.
被引量:3
4
杨文婷,李友化,陈红,黄永光.
水力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
.广西教育,2017,0(23):155-156.
5
吉晓瑞,杨晓红,李双美,孟广伊,张娇,江翠,王为民.
大学物理课程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1):110-113.
被引量:7
6
谭秀华,武玉永,马朋,孙业盈,单长民.
遗传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的教学与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0(12):96-97.
7
姚祖军.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33):144-144.
8
何仁生,皮斌斌,翦知渐,陈小林,周艳明.
大学物理实验竞赛引起的反思[J]
.物理实验,2018,38(12):31-35.
被引量:4
9
张强.
大学物理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探索[J]
.南方农机,2019,50(1):114-114.
被引量:1
10
刘佰东.
大学物理课程分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
.科技资讯,2019,17(7):130-130.
被引量:2
1
王栋.
浅谈计算机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1(7):177-177.
2
陈爱永.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科数学教学研究[J]
.科技信息,2013(3):158-158.
被引量:1
3
汪凤林,汪秀丽,温秀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改革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60-62.
被引量:9
4
常若葵,刘华,杜艳红.
浅谈测控专业基本技能实训的探索与实践[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271-273.
被引量:4
5
秦显荣,牟海维,李贤丽,白永强,张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技视界,2013(5):109-109.
6
张琴,李文胜,黄海铭.
基于“卓越计划”的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
.物理与工程,2012,22(6):54-55.
被引量:2
7
葛玉凤.
卓越工程师班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法[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4(3):50-50.
8
王少昊,施隆照,魏榕山.
卓越工程计划下的固体物理教学改革[J]
.物理通报,2015,44(4):13-16.
被引量:2
9
洪银萍.
卓越工程师班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4(1):55-57.
10
王生钊,南春娟,陈兰莉.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大学物理应力如何与专业相结合的研究[J]
.网友世界,2013(14):103-104.
物理与工程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