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差别杀人是一种反常自杀?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犯罪人并不是真的无缘无故对看似不相关的人发泄,他们大都人生经历坎坷,遭遇挫折较多,并爱过极大的精神创伤,
作者
冯建红
机构地区
《方圆法治》编辑部
出处
《方圆》
2013年第18期22-29,共8页
Fangyuan Magazine
关键词
自杀
杀人
差别
人生经历
精神创伤
犯罪人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6
1
向燕.
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J]
.法学研究,2021(1):103-121.
被引量:46
2
张卫平.
认识经验法则[J]
.清华法学,2008,2(6):6-24.
被引量:141
3
李祖军.
自由心证与法官依法独立判断[J]
.现代法学,2004,26(5):102-108.
被引量:50
4
周洪波.
客观证明与情理推断——诉讼证明标准视野中的证明方法比较[J]
.江海学刊,2006(2):131-137.
被引量:24
5
王开.一个人的恐怖主义[J].瞭望东方周刊,2010,13.
6
福建南平:屠杀数名小学生残暴医生被枪决[EB/OL].http://culture.ycwb.com/2010-04/29/content2504464.htm.
7
张军.走出黑洞:当代中国失范现象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新闻分析:首度公布的官方基尼系数说明了什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18/e-l14422690.htm·prolongation=1.
10
甘犁.中国流动人口调查[EB/OL].http://finance.sina.com.cn/column/china/20130217/101014563345.shtml.
引证文献
2
1
孙皓.
僵化与恣意之间:刑事司法决策的经验尺度[J]
.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100-116.
被引量:5
2
贾俊强.
当前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研究分析——以“失意群体”为视角[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29(1):178-184.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周林.
司法裁判社会效果实现的策略及其优化——以人民法院“防止返贫”的司法裁判为样本[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209-224.
被引量:4
2
潘剑锋,牛正浩.
新时代“枫桥经验”视域下的社会化协同执行机制——基于J省法院的实证研究[J]
.东岳论丛,2021(3):171-181.
被引量:15
3
牛正浩,潘剑锋.
论检察机关化解政治安全风险的维度[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4):47-62.
被引量:6
4
辛建,刘冲.
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探析——以犯罪主体为考察视角[J]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5,35(4):59-64.
被引量:2
5
祝文昊,邵安.
车辆冲撞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0(3):63-68.
被引量:3
6
郭风娇.
无差别杀人案件的犯罪心理探究——基于76起案例的分析[J]
.犯罪研究,2020(1):42-48.
被引量:2
7
李丽娜.
借鉴“枫桥经验”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工作策略[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5):28-34.
8
徐雅珂.
个人极端暴力成因解释的理论分异与视角拓展[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2(1):98-107.
被引量:1
9
王星译.
情理推断在刑事证明中的规范运作 以事实证成理论为分析框架[J]
.中外法学,2022,34(1):261-279.
被引量:18
10
程依祎.
无差别杀人的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措施[J]
.西部学刊,2022(6):94-97.
1
刘菊.
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
.法学杂志,2004,25(4):55-57.
被引量:10
2
南京大屠杀后遗症[J]
.山西老年,2008,0(3):62-62.
3
吴之如.
麻将声声真恼人[J]
.老年人,2002,0(9):51-51.
4
郭晓.
最贴近的汶川 最靠近的我们——全国各地艺术院校抗震救灾活动纪实[J]
.艺术教育,2008(6):4-7.
5
阿成.
女记者玩不过“灵声小姐”?[J]
.大江周刊,2002,0(6):28-31.
6
陈文晖.
论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确定[J]
.福建法学,2007(4):43-47.
被引量:2
7
雨润.
震后对灾区少年儿童的心理危机干预[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11):56-59.
被引量:1
8
孙晓青.
北川复活[J]
.中国社会工作,2011(12):49-50.
9
阿成.
尊严无价:女记者“一分钱官司”幕后[J]
.检察风云,2002(10):54-56.
10
阿成,顾飞.
一位女记者的“一分钱官司”[J]
.现代妇女,2002(6):46-49.
方圆
2013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