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可谓《内经》之“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思想在临床中的具体印证。实践证明,它在肝病的治疗当中,确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怎样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如何将其效法于临床?谈谈笔者一孔之见。 “见肝之病”,言简意赅,似无讨论的必要,但在临床中尚有值得明确的地方,那就是什么是肝病,换句话说,肝病在临床中可以见到哪些证候。我们说,这里的肝病,必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诊断(辨证)的“肝病”。根据肝病的主要生理功能方面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可以见到下述表现。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75-75,共1页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