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现代散文与“言志性灵”文学思潮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五四"以来的文学史上,小品文作为白话文学最先获得成功的散文品类,曾领衔现代文学达十几年之久。从20年代初发韧,至30年代中期形成"小品文热潮",其间可谓佳作迭现,名家辈出,堪称小品文的黄金时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小品文的兴盛发达,离不开"言志性灵"散文思潮的推波助澜。本文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考察了30年代中前期的"言志性灵"散文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主张,并归结其特征:一是推崇"个人的发现":二是强调表达的"真":三是倡扬幽默,以闲适为格调;四是重视"笔调"与"文调"的美。最后指出,"言志性灵"散文思潮是散文的正宗,它标志着现代散文文体的自觉,是一个既传统古典又具有开放性和现代性的散文思潮,应引起足够重视并成为现代散文的发展方向。
作者 陈剑晖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116,共7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中国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批准号:11BZW09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设1987年版,第129页.
  • 2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A]..《鲁迅全集》第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页.
  • 3鲁迅.《南腔北调集川、品散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573页.
  • 4林语堂.《论文》(上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 5林语堂.四十自叙[J].论语,1934,(49).
  • 6林语堂.《我的话(下编)》,上海时代书局1948年,第38页.
  • 7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 8林语堂.《论文》[A].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C].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60,62页.
  • 9郁达夫.《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A].柯灵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序跋丛书·散文卷》[C].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6页.
  • 10李晓虹.20世纪散文思潮的演变[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1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25

  • 1林语堂.四十自叙[J].论语,1934,(49).
  • 2沈启无.《无意庵谈文·山水小记》[J].朔风,1939,(5).
  • 3鲁迅.《小品文的危机》[A]..《鲁迅全集》第4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6页.
  • 4鲁迅.《“招贴即扯”》[A]..《鲁迅全集》第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8页.
  • 5阿英.《明末的反山人文学》.《阿英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 6阿英.《小记二章》.《阿英书话》,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88页.
  • 7郁达夫.《重印(袁中郎全集)序》.
  • 8曹聚仁.《言志派的兴起》.《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59-268页.
  • 9施蛰存.《<现代作家书简.二集序》.《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851页.
  • 10大杰.《袁中郎的诗文观》.《袁中郎全集》卷二,时代图书公司,1934年版.

共引文献36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