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个人体验下新时期小说中死亡意蕴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儒家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生轻死,文学家的认知范式受文以载道价值论思想的影响,遮蔽了死亡的本体叙事。文学家习惯性地采用正反对举的叙事模式,人物的死亡往往是作家赋予其符号化的伦理价值的显示,“是具有伦理力量的性格的最后表现,更能流露出死亡符号的价值观与伦理观,艺术家道德尺度也借助于人物的死亡得以显现。”①在这种创作理念的制约下,文学家忽略了人物面死时真实而复杂的内心体验,人物形象因此显得单薄、扁平而经不起推敲,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文学创作真实的要求,减弱了死亡叙事审美的力度与厚度。
作者 易东生
出处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

  • 1(瑞士)荣格(Jung,C.G.)著,成穷,王作虹.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三联书店,1991.

共引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