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930年代桐城派的存在与转型——以《青鹤》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新文学的帷幕。在其后的文学史叙述中,代表着"旧文学"的桐城派在1920年代走向没落衰亡。但揆之以史实,在1930年代的上海,仍然活跃着一个阵容庞大的包括桐城派在内的古文圈子,这一情形透过《青鹤》杂志的作者圈和其所刊载文章可以看得很清楚。通过对《青鹤》主编、作者及文章著述等与桐城派有渊源关系的史实分析,可以说明在1930年代,桐城派依然存在,且在现代学术体制下表现出种种方向上的转变。
作者 魏泉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8,共9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W07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1AZD06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十一),《青鹤》二卷二十一期.
  • 2梅曾亮.《答朱丹木书》,《柏枧山房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 3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A]..《惜抱轩诗文集》[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 4徐雁平.《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考论》,台北《汉学研究》第22卷第2期.
  • 5林宁.李宣龚的家世与生平[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5):11-16. 被引量:4
  • 6汤斐予.《青鹤卷二导言》[J].青鹤,.
  • 7陈瀚一.《青鹤周岁》,《青鹤》一卷二十四期.
  • 8陈.瀚一.《青鹤三岁感言》,《青鹤》三卷一期.
  • 9拙作《翁方纲发起“为东坡寿”与嘉道以降之宗宋诗风》,《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40-180页.
  • 10汤斐予.《青鹤别叙》,《青鹤》一卷一期.

二级参考文献26

  • 1[1]钱仲联.近代诗钞:卷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1.
  • 2[2]中国文学家大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7.
  • 3[3]清人别集总目[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 4[4]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 5[5]近代词人考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 6[7]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7[8]洪迈.容斋随笔·四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8[10]顾廷龙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9[15]李元信.环球中国名人传略:上海工商各界之部[M].上海:环球出版社,1944.
  • 10姚莹.《惜抱先生行状》[A]..《中复常全集·东溟文集》卷6[C].,同治六年刊本..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