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瘀证及中风病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概述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血瘀证的研究近年来较活跃,基本上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微观辨证是根据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证[1],宏观辨证则是以四诊为手段,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搜集有关的临床信息,判断出病因、病位、病性等的辨证过程。而后者对于血瘀证的实质的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
吴大嵘
赖世隆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17-2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血瘀证
中风病血瘀证
诊断标准
辨证分型
分类号
R255.70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20
1
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微观辩证与辩证微观化[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5):263-263.
2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一次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议修订[J].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3).
3
-.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J].血瘀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129.
4
-.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J].血瘀证诊断参考标准.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2(1):7-7.
5
-.中药新药治疗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1995,:9-9.
6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36.
7
赖世隆 曹桂婵 等.中医证候的数理统计基础及血瘀证宏观辩证计量化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1988,3(6):27-27.
8
王阶 陈可冀 等.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0):585-585.
9
细野八郎.日本的瘀血研究情况[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2(1):16-16.
10
寺泽捷年.瘀血证的证候分析与诊断标准刍议[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1):1-1.
共引文献
152
1
江伟,王秋萍,张惠勤.
活血降脂汤治疗血瘀型高脂血症57例[J]
.陕西中医,2008,29(2):177-178.
被引量:6
2
熊飏,樊永平,周纡,赵性泉,杨中华.
卒中单元中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探讨[J]
.中国卒中杂志,2006,1(7):474-477.
被引量:5
3
李家言,范冠杰.
中风病辨证与CT相关性研究概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3):168-169.
被引量:4
4
钟志国,李小龙.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6):14-15.
被引量:4
5
潘迎萍.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中医药治疗探讨(附51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4,5(1):21-23.
被引量:5
6
许幸仪.
9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4,24(7):8-8.
被引量:10
7
侯风刚,赵钢.
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存在问题的思考[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22-1623.
被引量:13
8
林建雄,冯晔,高颖,陈建霖,张寓智,马成珉,张禾坤,李俊霖,李佳琳,刘祥仁,林信光.
中风病急性期火热证与西医诊察指标相关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5):77-80.
被引量:13
9
黄海量.
中风急性期证型与CT扫描分析相关性研究概况[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2-1893.
被引量:1
10
商建军,韩景光.
急性脑出血血瘀病机的研究状况[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5):59-6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9
1
陈可冀,薛梅,殷惠军.
血小板活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血瘀证的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266-269.
被引量:30
2
Yong Yong SHI,Lin HE.
SHEsis,a powerful software platform for analyses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haplotype construction,and genetic association at polymorphism loci[J]
.Cell Research,2005,15(2):97-98.
被引量:382
3
张晋,葛林通,董登贤,廖亚玲.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6):278-280.
被引量:6
4
徐浩,鹿小燕,陈可冀,史大卓.
血瘀证及其兼证与冠脉造影所示病变及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8-13.
被引量:73
5
刘旭东,李贺,崔光彬.
长期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时心脏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表达变化的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3):601-603.
被引量:5
6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2):75-75.
7
-.第2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血瘀证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1.
8
Chang-seng LIANG.
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 terminal function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7,28(7):921-927.
被引量:7
9
陈可冀,史载祥.实用血瘀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8.
10
Nguyen TA, Diodati JG, Pharand C. Resistance to clopi- dogrel: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J]. J Am Coll Cardiol, 2005,45(8) :1157 - 1164.
引证文献
6
1
瞿海斌,毛利锋,王阶.
基于决策树的血瘀证诊断规则自动归纳方法[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24(6):709-711.
被引量:26
2
田彦,李明.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同证型脑梗死疗效比较[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35-436.
被引量:4
3
骆杰伟,陈慧,吴小盈,陈宏毅,卢荔红,沈晓丽.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单倍体型与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458-462.
被引量:6
4
张娅,陈慧,李灿东,吴红霞,林云钗.
重度血瘀证与血浆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及CYP2C19*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
.中医杂志,2011,52(11):941-944.
被引量:6
5
陈巧玲.
益气逐瘀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32-33.
被引量:1
6
梁丽凤,苏清华.
养阴通脑颗粒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0):72-7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唐雨奇,李则辰,杨东东,金硕果,刘美君,李永红.
基于机器学习的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的研究及应用[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0,35(5):519-523.
2
高海波,洪文学,崔建新,李昕.
基于现代多元数据分类技术的中医诊断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2007,31(1):87-90.
被引量:1
3
吴秀艳,王天芳,赵燕,于春光,李志更,王庆国.
数理分析方法在证候研究中的运用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07,39(7):53-55.
被引量:13
4
高海波,洪文学,崔建新,李昕.
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608-1610.
被引量:3
5
王彦,马利庄,褚娜,周忞.
基于决策树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自动诊断的方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126-128.
被引量:3
6
张书河,陈群.
数据挖掘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概述[J]
.医学信息,2008,21(12):2145-2150.
被引量:4
7
倪琳琳,毕京峰,杨坚,刘斌,牟宗平,黄帅,郑广娟(指导).
卡托普利对不同证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54-156.
被引量:3
8
邹蔚萌,高宏杰,邹忆怀.
决策树技术在中医证候学中应用研究思路[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126-128.
被引量:6
9
陈克龙,樊永平.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及其在中医证候学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469-473.
被引量:27
10
王彦,马利庄,周忞.
属性层次模型在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5):2964-2966.
被引量:4
1
王少阳.
中风病血瘀证论治[J]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11):487-488.
被引量:6
2
王伟炳,刘法千,鲍立曾,赵建军.
脑塞安胶囊治疗中风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25(4):357-359.
被引量:1
3
吴大嵘,梁伟雄,温泽淮,黄燕,赖世隆.
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4):249-252.
被引量:37
4
原金隆.
中风病血瘀证的临床辨治[J]
.甘肃中医,2003,16(12):1-2.
被引量:2
5
李水芹,王飞,李平,赵和平,张文生,王永炎.
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977-3980.
被引量:7
6
郁健,杜春波,周素娣.
西红花及注射用西红花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草药,2004,35(12):1362-1364.
被引量:1
7
胡木林,王忠,李涛,张小燕,荆志伟,周才秀,苏莉雅.
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16-18.
被引量:7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