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境伦理与“三型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境伦理是关于调解人与自然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建设"三型社会"实践了中国特色环境伦理的内涵和精神。环境伦理是建设"三型社会"的道德指针和精神护法,建设"三型社会"是环境伦理的具体实践和价值创造。在新时期,通过多种路径选择推进环境伦理与"三型社会"的融合共建,促进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
卢文忠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38,共4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三型社会'
人
自然
生态
道德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齐雪芹.“三型社会”视域中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
3
张耀军.
构建“三型”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J]
.人口学刊,2010,32(5):11-14.
被引量:3
4
Jeffrey G.York Pragmatic.Sustainability:Translating Envi- ronmental Ethics in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J].d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5:97-109.
5
姚晓娜.
低碳生活:日常生活的环境伦理建构——以日常生活批判为视角[J]
.学习与探索,2011(1):14-17.
被引量:11
6
鲍晓.
浅议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
.特区经济,2010(11):280-281.
被引量:1
7
[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
王国聘,李亮.
论环境伦理制度化的依据、路径与限度[J]
.社会科学辑刊,2012(4):17-21.
被引量:5
9
[美]尤金·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基础[M].杨通进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杨文培.
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探讨[J]
.煤炭经济研究,2005(1):20-21.
被引量:35
2
王奇,叶文虎.
从两种生产理论到三种生产理论[J]
.生态经济,2002,18(1):28-30.
被引量:9
3
查懋声.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问题[J]
.宏观经济研究,2005(6):29-33.
被引量:4
4
李金铠.
循环经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5):8-13.
被引量:26
5
曾建平.
环境伦理制度化的困境[J]
.道德与文明,2006(3):64-68.
被引量:4
6
薄洁萍.
当代学术史应当关注日常生活世界[J]
.云梦学刊,2006,27(4):17-18.
被引量:2
7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8
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基础[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3.
9
陈学明,等.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7.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31
1
王淑佳,唐淑慧,孔伟.
国外低碳社区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英国贝丁顿社区为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57-63.
被引量:15
2
邓军海.
连续性形而上学与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思想[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148-151.
被引量:9
3
徐祥民,巩固.
自然体权利:权利的发展抑或终结?[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4):80-88.
被引量:20
4
刘建伟,禹海霞.
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主要流派述评[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3):1-8.
被引量:5
5
杨文臣.
论身体在当代美学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J]
.德州学院学报,2010,26(3):1-5.
6
郭辉.
西方环境伦理的浪漫主义传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5):31-36.
被引量:4
7
刘丹.
农村社会生态理性的社会学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6):43-49.
8
尚海洋.
虚拟水消费不公平性测度方法比较[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5):1-5.
被引量:2
9
李强.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变及其内涵[J]
.生态经济,2011,27(7):87-90.
被引量:22
10
莫楠.
“啬”:推进低碳生活的道家精神资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3):11-15.
1
肖子华.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走出一条“超越”之路[J]
.今日中国论坛,2011(11):29-30.
2
张耀军.
构建“三型”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J]
.人口学刊,2010,32(5):11-14.
被引量:3
3
那仁高娃.
蒙古族环境伦理的构成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07(5):91-94.
4
高田纯后.
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吗?——关于环境伦理的争论[J]
.社会观察,2004(12):59-59.
5
陈薇.
翟振武:“三型社会”势在必行[J]
.中国新闻周刊,2010(39):38-38.
6
张万彬.
环境伦理代表性价值观述评[J]
.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53-254.
7
褚萍.
坚持科学决策 促进科学发展[J]
.决策咨询通讯,2009,20(4):5-6.
8
姜岚,巴雅尔.
以科学发展观搞好统计工作[J]
.内蒙古统计,2008(4):46-47.
9
张敬梅.
关于企业环境伦理问题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9):14-15.
被引量:1
10
钟才.
大力普及和应用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才观[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1(11):19-19.
社会科学家
201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