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特种稻新品种中科黑糯1号的选育
被引量:
2
Breeding of New Special Rice Varieties Zhongkeheinuo No.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科黑糯1号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海南大学和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从海香黑糯稻中选种改良而成的特种稻。2011年2月通过了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该品种综合表现优质、抗白叶枯、稻米黑色、糯性,全生育期141 d,感温型,适合海南各市县早、晚稻种植。
作者
王延春
夏志辉
刘迪
孟卫东
翟文学
罗越华
机构地区
海南中海优质香稻研究开发所
海南大学农学院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Seed
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编号:2008 ZX 08001-002
2011 ZX 08001-002)
关键词
水稻
中科黑糯1号
选育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4
1
孙秋萍,刘建萍.
“杂交黑米稻三系配套选育”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J]
.杂交水稻,2000,15(S1).
被引量:1
2
陈长利,申岳正.
特种稻在我国的研究与开发[J]
.中国稻米,1994(2):32-33.
被引量:6
3
裘凌沧,潘军,段彬伍.
有色米及白米矿质元素营养特征[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2):95-100.
被引量:89
4
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鹿占磊.
黑色稻米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J]
.中国稻米,2005,11(2):39-40.
被引量:19
5
孙业盈,吕彦,董春林,王平荣,黄晓群,邓晓建.
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J]
.作物学报,2005,31(5):535-539.
被引量:27
6
张名位,赖来展,杨雄,杜应琼.
中国黑米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J]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15(4):309-317.
被引量:36
7
严长杰,田舜,张正球,韩月澎,陈峰,李欣,顾铭洪.
水稻栽培品种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来源及其对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865-871.
被引量:20
8
孙华钦,田洁,郑家奎,蒋开锋,罗科.
糯稻和非糯稻蜡质基因的新STS分子标记[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4):461-463.
被引量:9
9
常徽,糜漫天,凌文华.
黑米花色苷及联合化疗药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20):1943-1946.
被引量:16
10
侯立恒,夏明元,戚华雄,袁潜华,殷得所.
利用Wx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32-3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黄庭旭,郑建华,游晴如,董瑞霞,王洪飞,房贤涛,廖发炼,陈春霞,周鹏,涂诗航,郑菲艳,董练飞.
两系特种稻新品种紫两优737的选育与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20,35(11):1171-1178.
被引量:12
2
陈春霞,游晴如,王洪飞,郑建华,房贤涛,董瑞霞,陈双龙,廖发炼,董练飞,黄庭旭.
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23,38(7):783-79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戴展峰,左生力,彭玉林,陈萍萍,马益虎,丘启松.
6个特种稻新品系在龙岩市的适应性评价[J]
.福建农业科技,2021(8):45-48.
2
黄世勇.
紫两优737在武夷山市种植表现及主要功能成分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22,40(2):41-45.
被引量:1
3
周诚.
优质高产中籼糯新品种华籼糯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23(2):188-191.
4
房贤涛,郑建华,游晴如,廖发炼,董练飞,王洪飞,董瑞霞,陈春霞,黄庭旭.
不同生境对紫两优737类黄酮及B族维生素含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22,37(12):1536-1545.
被引量:2
5
季祥丰.
紫两优737在将乐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23,41(1):47-50.
6
刘丽.
特种稻紫两优737在建阳区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23,41(2):59-61.
7
房贤涛,游晴如,王洪飞,郑建华,陈春霞,董瑞霞,陈双龙,廖发炼,董练飞,黄庭旭.
两系杂交稻紫两优737功能成分与产量性状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23,38(6):657-665.
8
房贤涛,游晴如,王洪飞,郑建华,陈春霞,董瑞霞,陈双龙,廖发炼,董练飞,黄庭旭.
播期及温度对紫两优737农艺性状、品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23,38(7):772-782.
9
陈春霞,游晴如,王洪飞,郑建华,房贤涛,董瑞霞,陈双龙,廖发炼,董练飞,黄庭旭.
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23,38(7):783-791.
10
丁信良,廖留英,丁源,林霖,李伟荣,喻愿传.
紫黑色两系杂交糯稻新品种坤两优糯8301的选育与应用[J]
.福建稻麦科技,2024,42(1):9-12.
1
何惠.
海南选育成功特种稻新品种“中科黑糯1号”[J]
.农村百事通,2012(8):13-13.
2
李基科.
西星黑糯1号玉米[J]
.农业知识,2003,0(10):19-19.
3
张想平,雷耀湖,李润喜,牛小霞.
食用糯大麦新品种—甘垦5号[J]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4):848-848.
被引量:3
4
陈煜.
黑色杂交糯玉米的栽培[J]
.中国农学通报,1996,12(5):42-42.
5
王玉芳,张兰.
盐胁迫对糯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3):37-39.
被引量:7
6
信息荟萃[J]
.农村新技术,2009(7):57-58.
7
颜韶兵.
黑糯玉米新品种“沪紫黑糯1号”[J]
.农村百事通,2013(19):37-37.
8
戴惠学,龚家理,王强.
黑甜糯玉米黑糯1号[J]
.蔬菜,2006(6):10-10.
9
黑色全糯高钙裸大麦——垦啤黑糯1号[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27(3).
10
秦京献,郭永芳,庞振兴,吴秀平,李俊娇.
黑糯1号 特种特价[J]
.河南农业,2003(4):14-14.
种子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