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L-精氨酸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概述了L -精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调节机制、选育方案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作者
王霞
陶文沂
孙志浩
许正宏
机构地区
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0-54,共5页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关键词
L-精氨酸
发酵
研究进展
生物合成
育种
分类号
TQ9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99
参考文献
15
1
张克旭.氨基酸发酵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51-53.
2
Adrian Barbul,郭长江.
精氨酸:生物化学、生理学及治疗学意义[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87,15(2):39-43.
被引量:22
3
张伟国 钱和.氨基酸生产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
路志强 龚建华.L-精氨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微生物学报,1988,28(2):131-135.
5
龚建华 等.L-精氨酸发酵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88,28(3):257-264.
6
龚建华,丁久元,陈琦,郑翠凤,刘增强.
发酵法生产 L-精氨酸放大过程的工艺研究[J]
.微生物学报,1991,31(6):460-465.
被引量:6
7
龚建华,丁久元,黄和容,陈琦.
L-精氨酸发酵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1993,9(1):8-15.
被引量:4
8
龚建华,生化工程学报,1993年,9卷,1期,8页
9
龚建华,微生物学报,1988年,28卷,2期,131页
10
龚建华,微生物学报,1988年,28卷,3期,257页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龚建华,微生物学报,1988年,28卷,3期,257页
2
路志强,微生物学报,1988年,28卷,2期,131页
3
龚建华,生物工程学报,1987年,4卷,4期,281页
4
张龙翔,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1981年
5
团体著者,生物化学实验指导,1971年
6
蒋慰孙,1989年
7
龚建华,微生物学报,1988年,28卷,3期,257页
8
路志强,微生物学报,1988年,28卷,2期,131页
9
龚建华,生物工程学报,1987年,3卷,4期,281页
10
张龙翔,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1981年
共引文献
36
1
张晓鹏,王大虎.
L-精氨酸对小鼠热习服模型建立及高温应激的影响[J]
.医学动物防制,2004,20(5):265-269.
被引量:1
2
张云山,罗海吉,吉雁鸿,卢晓翠.
L-精氨酸对热应激大鼠胸腺和脾脏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596-597.
被引量:12
3
翁连进,甘林火,王士斌,蓝心仁.
氨对L-精氨酸UV法测定的影响[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9):547-548.
被引量:4
4
郝刚,钱和.
发酵液中L-精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2):184-186.
被引量:27
5
钱和,郝刚.
L-精氨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3):46-50.
被引量:14
6
韩媛媛,翁连进,郭旭.
L-精氨酸在几种常见碱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
.化工科技,2005,13(3):11-13.
被引量:3
7
张义萍,张伟国,郝刚.
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L-精氨酸[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9):63-65.
被引量:8
8
郝宁,赵智,王宇,张英姿,丁久元,曹芹.
钝齿棒杆菌N-乙酰谷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J]
.微生物学报,2006,46(1):90-94.
被引量:5
9
许正宏,窦文芳,王霞,陶文沂.
氮源及其添加模式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合成L-精氨酸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3):381-385.
被引量:10
10
卫军,景建洲,宋德贵.
L-精氨酸产生菌的离子束诱变育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97-10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3
1
俞海青,伍时华,张克旭,陈宁,刘淑云.
α-萘酚法定量测定L-Arg的研究[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1,18(2):30-33.
被引量:7
2
翁连进,邹建辉,甘林火,王士斌,韩媛媛,刘才富.
732离子交换树脂从胱氨酸母液提取L-精氨酸的研究[J]
.化工进展,2004,23(5):514-518.
被引量:5
3
Wei DENG,Wei Ping YANG,Zhu Jun ZHANG,Hou Jiang ZHOU.
A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etection Scheme for Water-soluble Vitamins Based on Luminol-BrO^- Chemiluminescence System[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3,14(2):185-187.
被引量:2
4
龚建华,丁久元,黄和容,陈琦.
L-精氨酸发酵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1993,9(1):8-15.
被引量:4
5
郝刚,钱和.
发酵液中L-精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2):184-186.
被引量:27
6
季浩宇.
离子交换法从生产胱氨酸废液中分离提取三种碱性氨基酸[J]
.氨基酸杂志,1994,16(2):19-22.
被引量:11
7
潘秋霞,王春生.
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提取碱性氨基酸工艺研究[J]
.氨基酸杂志,1994,16(4):23-24.
被引量:6
8
金燕,金鑫荣,陈卫东,施超欧.
一种高效、快速的氨基酸母液脱盐法[J]
.化学世界,1994,35(12):662-663.
被引量:4
9
钱和,郝刚.
L-精氨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3):46-50.
被引量:14
10
沈卫,毛燕红,黄朝,齐明,吕积国.
从毛发水解制取胱氨酸后母液中提取L-精氨酸的研究[J]
.江西化工,1995,11(3):25-2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8
1
翁连进,邹建辉,甘林火,王士斌,韩媛媛,刘才富.
732离子交换树脂从胱氨酸母液提取L-精氨酸的研究[J]
.化工进展,2004,23(5):514-518.
被引量:5
2
翁连进,甘林火,王士斌,韩媛媛,李夏兰.
大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精氨酸的吸附[J]
.过程工程学报,2004,4(5):391-396.
被引量:9
3
翁连进,甘林火,韩媛媛,王士斌.
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L-精氨酸[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72-75.
被引量:1
4
韩媛媛,翁连进,郭旭.
L-精氨酸在几种常见碱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
.化工科技,2005,13(3):11-13.
被引量:3
5
黄继红,王新春,王华南,赵俊平.
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3):46-48.
被引量:8
6
胡涌刚,徐向东,李欣欣.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用于L-精氨酸纯度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104-106.
被引量:2
7
卫军,景建洲,宋德贵.
L-精氨酸产生菌的离子束诱变育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97-100.
被引量:2
8
许正宏,熊筱晶,窦文芳,陶文沂.
L-精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基于代谢流量分布的育种机制[J]
.工业微生物,2006,36(4):1-6.
被引量:7
9
李玉洁,田萍,姚秉华.
从火棘果中提取精氨酸的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29(1):47-50.
被引量:6
10
石爱华,李志平,欧阳玉祝,尹刚明.
低温等电点沉淀法提取头发中的L-精氨酸[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107-110.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朱景茹,洪银洁,黄婉仪,黄安闻,林泽豪,杨宗保,甘慧娟.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8):2672-2680.
被引量:10
2
窦焰,张楠,胡健,刘清白,李建勇,崔鹏.
淀粉接枝改性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吸附Pb2+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20(1):69-82.
被引量:4
3
于瑞,王兴涌.
各类氨基酸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2011,7(10):13-17.
被引量:6
4
王鹏,马莺.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蛋白质性能分析[J]
.中国甜菜糖业,2005(2):41-42.
被引量:7
5
黄继红,王新春,王华南,赵俊平.
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3):46-48.
被引量:8
6
卫军,姚二民,马歌丽.
L-精氨酸生产菌的诱变育种研究[J]
.食品科技,2006,31(9):44-46.
被引量:2
7
孙道华,李清彪,黄翠红,凌雪萍.
利用柠檬酸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新工艺[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6,22(6):497-502.
被引量:11
8
王涵,张华,陈维薇,梁晓飞.
新型分离-吸附腈氯纶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07,35(3):61-64.
被引量:1
9
谢祖芳,陈渊,戴艳菊,童张法.
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磺基水杨酸[J]
.过程工程学报,2007,7(2):278-282.
被引量:22
10
郭晓歌,赵俊廷.
反胶束萃取氨基酸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7,20(10):13-15.
1
刘志伟,张晨.
柠檬酸发酵与控制[J]
.嘉应大学学报,1998,16(6):55-60.
被引量:6
2
丘振宇,潘力,许喜林.
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方案[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42-44.
被引量:4
3
孙希叶,杨平平,李旋,王燕.
组氨酸发酵条件及高产菌株选育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10,29(9):28-30.
被引量:2
4
周林芳,李淑华,顾晓梅,张涛.
微生物发酵产蛋氨酸的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3,35(4):51-56.
被引量:4
5
袁杰利,李福德.
L-亮氨酸、L-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J]
.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8(4):253-257.
6
张英华,雷雨婷,霍贵成.
细菌中小分子冷休克蛋白的研究现状[J]
.中国乳品工业,2008,36(1):48-51.
被引量:5
7
潘军华,潘中明,曾嵋涓,张星元.
营养因子对乳酸发酵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影响[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2,21(2):130-134.
被引量:1
8
姚利,李学佩,刘平平,郑世信,刘凤安.
水通道蛋白-1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7,21(4):316-319.
被引量:2
工业微生物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