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志愿组织对我国公民社会建构的功能性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意识,建立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志愿组织以其内涵的高尚的志愿精神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在公民精神培育、创造社会资本、提供公众参与平台等方面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了有效渠道。
作者 穆宁
机构地区 西安政治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43-45,共3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程立涛,乔荣生.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J].伦理学研究,2010(1):17-20. 被引量:37
  • 2米什拉.2003.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M].北京:法律出版社.
  • 3http://www.wenming.cn/zyfw_298/yw_zyfw/201112/t20111206-412660.shtrrd.
  • 4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9

  • 1安东尼·吉登斯;田禾.现代性的后果,2000.
  •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1998.
  • 3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2001.
  • 4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2003.
  • 5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2003.
  • 6马丁·布伯.我与你,2002.
  • 7齐格蒙特·鲍曼;郁建兴.生活在碎片之中,2002.
  • 8Geory Simmel.The Strangel,1969.
  • 9周濂.我们彼此亏欠什么——兼论道德哲学的理论限度[J].世界哲学,2008(2):3-1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1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