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世界政治中女性政治家群体崛起现象之浅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二战以来世界政治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女性政治家群体的崛起。两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对妇女参政的推动,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凸显,后冷战时期各国软实力较量的加剧等因素是女性执政的主要背景。女性政治家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尤其以欧美和亚洲居多,女性从政已从家族继承型向个人奋斗型转变。女性政治家群体的崛起对提高妇女地位、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
邱吉青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出处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35,共6页
International Review
关键词
女性政治家群体
妇女运动
世界政治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一0费涓洪:《国际妇女运动与妇女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6页.
2
http://www.guide2womenleaders.tom.
3
范若兰,陈妍.
东南亚民主化浪潮中的女领袖现象探析[J]
.东南亚研究,2012(1):4-9.
被引量:8
4
[美]巴巴拉·克劳西特:"被亚洲执政妇女迷惑了吗?",载美国《纽约时报》,1996年11月10日.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5-696页.
6
"UN Lauds Awarding of Nobel Peace Prize to Three Women's Activists", , http://www.un.org/.
7
John T. Rourk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m Stage, fourth edition, The Dushk in Publishing Group, Inc, 1993, p. 152.
8
郭树勇.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J]
.国际观察,2007(1):1-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曾莫休.
亚洲第一位女总统:阿基诺夫人的崛起[J]
.东南亚研究,1988(1):94-100.
被引量:2
2
陈岳,吴秀慧.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J]
.现代国际关系,1987(2):49-54.
被引量:3
3
林锡星.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J]
.东南亚研究,1995(5):44-48.
被引量:1
4
陈文.
东南亚南亚为何频出女首脑?[J]
.东南亚纵横,2001(12):17-21.
被引量:3
5
J.Ann Tickner.“ACritique of Morgenthau’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Realism,”[].International Politics:Enduring Concept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2005
6
John T.Rourke.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1993
7
范若兰,陈妍.
掌权之后:东南亚女总统与民主转型的性别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2012(1):79-85.
被引量:5
8
孙小迎.
东南亚“水”文化承载着的两位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和梅加瓦蒂主政随想[J]
.东南亚纵横,2002(3):58-61.
被引量:3
9
麦棠源,费列娜.
梅加瓦蒂:沉默的雌狮[J]
.21世纪,2001(7):36-3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8
1
王福民.
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特质[J]
.东南学术,2007(5):4-11.
被引量:2
2
陈荣富.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世俗化理论——兼评伯格的“非世俗化”理论[J]
.学术月刊,2007,39(10):34-39.
被引量:3
3
孙熙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6):11-14.
被引量:3
4
刘鑫铭,王红梅.
浅析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J]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1-4.
被引量:1
5
常绍舜.
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J]
.系统科学学报,2008,16(1):87-89.
被引量:20
6
马翀炜,覃雪梅.
文化产业与文化多样性[J]
.思想战线,2008(1):36-41.
被引量:2
7
朱天明.
“两次转变”与马克思的“新哲学”、“新世界观”——兼与王东、姚顺良教授等商榷[J]
.学术月刊,2008,40(1):31-36.
8
吴晓明.
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08(1):24-39.
被引量:37
9
吴新叶.
农村基层公共空间中的政府在场——以基层的政治性与社会性为视角[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1):56-61.
被引量:5
10
周建伟,陈金龙.
为什么“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毛泽东农民理论的一个解读[J]
.现代哲学,2008(1):59-6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
1
杨永忠,周庆.
女性的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5):1-6.
被引量:8
2
张互桂.
女性“政治冷漠”的现象分析及其消除对策[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5(5):35-38.
被引量:1
3
陈慧.
性别政治视阈下女性话语权建构探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0(11):137-14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
1
艾思璐.
女性参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参考[J]
.智富时代,2018,0(3X):64-64.
1
“名门之女”折射着什么[J]
.世界知识,2004(9):4-4.
2
杨凤春.
中国需要政治家群体[J]
.中国教工,2004(3):31-31.
3
宗洁.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宗旨和机制(上)[J]
.中国妇运,2011(11):45-47.
4
梁云祥.
西方女性政治家的柔性魅力[J]
.人民论坛,2016(21):106-107.
5
笑笑.
屠刀下的亚洲政坛女杰[J]
.当代工人,2011(8):50-52.
6
聂启元.
论胡锦涛的合作化时代观[J]
.前沿,2010(17):8-10.
被引量:1
7
吴兴唐.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时期[J]
.当代世界,2009(2):16-17.
被引量:4
8
杨斯斯.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探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8-10.
9
初宁宁.
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思考[J]
.青年思想家,2004(3):23-24.
被引量:1
10
明成满.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科学认识时代主题[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3):39-40.
国际观察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