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格权的立法体例研究——以人格权的民法架构为对象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国民法典的主要部分已日趋完善,《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体例编排问题值得探讨和分析。若要梳理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须从民法典的逻辑体系和立法技术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从而给予人格权法应有的独立地位。
作者
白思
机构地区
宝鸡文理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基金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ZK12066
关键词
一般人格权
具体人格权
原权与救济权
法典逻辑体系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谢哲胜.
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J]
.人大法律评论,2009(1):104-128.
被引量:5
2
[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3
尹田.
无财产即无人格——法国民法上广义财产理论的现代启示[J]
.法学家,2004(2):46-54.
被引量:57
4
王传丽:"私生活的权利与法律保护",《民商法纵论-江华教授七十华诞贺礼文集》,2000年,第208页.
5
施启扬.《从个别人格权到一般人格权》[J].台大法学论丛,1974,(1).
6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其立法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7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第504页.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王利明.
我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制度的构建[J]
.法学家,2003(4):13-18.
被引量:16
2
Aubry et Rau par Bertin, op. cir., supra, note 17, p. 334.
3
A M Patault, Introduction historique aa droit des biens, P U F, Droit fondamental, 1989, no 85.
4
Jean Carbonnier, Droit civil, Tome 3, Les biens, 15e ed, P U F 1992, Paris, p. 13.
5
Francois Terre et Philippe Simiier, Droit civil, Les biers, 4e ed, DALLOZ, 1992, Paris, p. 5.
6
Carbonnier, Droit civil, Tome 3,biens, p. 24-25.
7
Aubry et Rau par Bertha, op. cit., supra, note 17, p. 334.
8
L Duguit, Traite de droit constitutionnel, Sirey de Boccard, 1913, t. Ⅲ, 2e ed.1913, p. 309, cite par Malaurie et Aynes, Les biens, p. 17.
9
Francois Terre et Philippe Simiier, Droit civil, Les biens, 4e ed, DALLOZ, 1992, Paris, p. 9.
10
Carbonnier, Droit civil, Tome 3, Les biens, p. 18.
共引文献
62
1
杨治朋,万建华.
论先公司对外合同责任归属处理原则[J]
.私法研究,2021(1):158-178.
2
李政辉.
公司住所的功能、挑战与制度应对[J]
.北方法学,2022,16(2):105-116.
被引量:2
3
黄欢.
自然人人格权商品化的正当性和限制[J]
.延边党校学报,2013,29(1):73-75.
被引量:2
4
薛军.
“无财产即无人格”质疑[J]
.法学,2005(2):34-37.
被引量:12
5
徐国栋.
《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7.
被引量:27
6
韦祎,吴文芳.
人格双重属性之思辨——兼评人格与财产的关系[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1):30-35.
被引量:1
7
李清池.
作为财团的信托——比较法上的考察与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4):130-138.
被引量:9
8
王利明.
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J]
.法商研究,2006,23(5):16-28.
被引量:97
9
仇书勇.
反思对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理论的两种误解——以法学为视角的研究[J]
.法学论坛,2007,22(2):119-126.
被引量:4
10
尹田.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J]
.法学杂志,2007,28(5):7-11.
被引量:47
同被引文献
8
1
刘德良.
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
.法学研究,2007,29(3):80-91.
被引量:323
2
齐爱民.
信息社会中个人信息的滥用与人格权侵害[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38-43.
被引量:5
3
齐爱民.
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
.河北法学,2008,26(4):15-33.
被引量:256
4
唐飞,唐晓玲.
欧美个人信息保护比较[J]
.法制与社会,2007(10):174-175.
被引量:5
5
王利明.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
.现代法学,2013,35(4):62-72.
被引量:1015
6
周哲韫.
云计算环境下开放数据安全性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0):111-111.
被引量:1
7
杨立新,韩煦.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J]
.法律适用,2015(2):24-34.
被引量:271
8
刘德良.
试论网络环境对民法价值理念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09-1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孟丹丹.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33-3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大成,王学德.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J]
.社会治理,2017(5):63-66.
2
王晨.
为裸奔的个人信息加上安全锁——论《网络安全法》的重大意义[J]
.人民论坛,2017(35):86-87.
被引量:2
3
张曦,谷郡.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现状及其防控[J]
.警学研究,2021(5):18-31.
被引量:1
1
王利明.
如何保护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J]
.当代贵州,2015,0(23):62-62.
被引量:2
2
李海霞.
中国民法典的立法体例研究[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3):130-132.
3
魏艳茹.
民事强制执行立法体例研究[J]
.行政论坛,2001,8(4):41-42.
4
王薇.
接受与放弃继承制度之立法体例研究——以德国和澳门为鉴[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69.
被引量:1
5
陈道馥.
溥天之下,莫非民土[J]
.经济月刊,2003(2):44-45.
6
赵桂民,赵杨,段思奇.
简论“人肉搜索”的法律责任及其规制[J]
.全国商情,2011(1X):99-100.
7
修真.
论人格权能独立成编的理由[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0):235-236.
8
但小红.
民法理论在知识产权中的运用探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3):90-92.
被引量:2
9
白思.
人格权的立法体例研究——兼论人格之权利保护[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7):126-127.
10
杨立新教授新著《人格权法》出版[J]
.企业与法,2015(3).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