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米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技术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以小米为原料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发酵培养基组配及相关工艺参数的选择。结果表明 ,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 :小米粉 11 0 %,麦芽粉 2 0 %,谷氨酸钠 0 4 %及少量无机盐 ;摇瓶发酵工艺条件为 :装液量 75mL /5 0 0mL三角瓶或 45mL/2 5 0mL三角瓶 ,接种量 7%~ 8%(V /V ) ,发酵液起始 pH 5 0 ,发酵温度 3 2℃ ,发酵时间 80h ,成熟醪液红曲色价 12
作者
刘玺
机构地区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0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液态发酵
红曲色素
小米
工艺条件
分类号
TS26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Q611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童群义,欧仕益,高孔荣.
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条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3):226-230.
被引量:16
2
梁智嫦.
不同碳源对红曲霉发酵色价及色调的影响[J]
.湖南食品,1998(5):13-14.
被引量:6
3
熊晓辉,沈昌,高巍,沈爱光.
红曲色素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20(1):90-95.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傅金泉.
我国红曲生产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5,21(5):76-79.
被引量:32
2
傅亮,周卫兵,高孔荣.
红曲色素高产菌株发酵特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6,17(3):6-9.
被引量:33
3
团体著者,食品添加剂,1987年,244页
4
团体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1986年
5
团体著者,工业微生物,1980年,4期,1页
6
张永权,食品与发酵工业,1985年,6期,34页
7
李金平,应用数理统计,1992年
8
赵雪松,食品科学,1988年,5期,10页
9
金良超,正交设计与多指标分析,1988年
10
华伯权,简明数理统计学,1987年
共引文献
33
1
杨黎明,邵彦春,熊汉国.
红色红曲菌M805自溶过程的初步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6):82-87.
2
李桂杭,朱碧云,李浩明.
土曲霉与红曲霉双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洛伐他汀高产菌株[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2):183-188.
被引量:4
3
彭中健,梁淑娃,陈郧东,谭颖嫦,彭维.
红曲霉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研究[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40(3):28-31.
被引量:13
4
石鹤,艾凌燕.
红曲霉菌种的筛选[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67-68.
被引量:7
5
陈春艳,陈运中,张声华.
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液态发酵初探[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0):43-46.
被引量:7
6
王克明.
双载体固定化细胞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1):30-33.
被引量:1
7
王克明.
复合载体固定化细胞红曲色素发酵条件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5,24(6):9-12.
被引量:12
8
贾娟,张军.
红曲霉菌的应用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5(1):25-28.
被引量:8
9
虞慧玲,聂小华,许赣荣.
低桔霉素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工艺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5,24(9):21-24.
被引量:13
10
石鹤,阮立志.
红曲霉菌丝形态与产色素关系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4):108-10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郭东川,吴诚华,李钟庆.
红曲色素的两种新结构[J]
.真菌学报,1993,12(1):65-70.
被引量:31
2
夏云梯.
红曲的研究与开发[J]
.中国酿造,1995,14(4):17-17.
被引量:8
3
毛宁,陈松生.
红曲霉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应用研究[J]
.中国酿造,1997,16(1):9-12.
被引量:28
4
许赣荣,陈蕴,顾玉梅,陈记亮.
低产桔霉素红曲霉菌种筛选[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0,19(4):358-360.
被引量:33
5
赖建平,罗军,曹强辉,龚小灵.
红曲色素生产菌的诱变筛选及培养[J]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14(3):46-50.
被引量:10
6
闵丽娥,刘克武,刘晓雯,张斌,喻东.
几种维生素和碳源对红曲色素生成的影响[J]
.中国酿造,2000,19(6):15-16.
被引量:8
7
钟立人,毕丽君.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红曲色素组分的研究[J]
.化学世界,2001,42(1):17-18.
被引量:8
8
陈蕴,许赣荣,顾玉梅,Philippe BLANC.
TLC及HPLC测定红曲产品中的桔霉素[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1,20(2):164-168.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1
1
林亲录,何煜波,刘素纯,刘双凤,张盛,李银华.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大米红曲中的桔霉素[J]
.食品科学,2002,23(8):211-21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弦,廖永红,马寒冰,刘丽,钱冲,徐瑾,张影.
红曲产品桔霉素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1):136-141.
被引量:1
2
邹宇,侯红漫,张笑,刘阳,陈莉.
红曲霉0301产色素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桔霉素含量检测[J]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24(3):202-206.
被引量:9
3
盖栋梁,刘爱英,梁宗琦.
红曲中橘霉素问题的研究进展[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6):549-554.
被引量:1
4
刘曦,郭树仁,何大林.
中药红曲中桔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2006,8(5):28-31.
被引量:2
5
柴秋儿,田亚琼,钟其顶,李惠宜.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中桔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1):144-148.
被引量:4
6
许艳丽,鲍蕾,吴振兴,吕宁,赵峰,梁成珠.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米、玉米、辣椒中的橘霉素[J]
.食品科学,2011,32(4):159-162.
被引量:5
7
庄晓晓,王钰,李阔阔,沈小瑞.
低产桔霉素红曲霉复合诱变育种[J]
.生物学杂志,2018,35(1):104-106.
被引量:8
1
李喜仙,刘玺.
小米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3,24(1):83-86.
被引量:13
2
李喜仙,刘玺.
小米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技术研究[J]
.食品科技,2002,27(9):42-44.
被引量:4
3
李骥,姚继承.
红曲色价测定误差的研讨——对GB4926-85红曲米标准的修改建议[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17(C00):146-149.
被引量:1
4
程鹏飞,农旭华,余晓玲,熊海容.
红曲霉(Monascus anka As 3.782)菌种的紫外诱变和产色素的条件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9):147-152.
被引量:6
5
栾兴社.
红曲海鲜调味汁的生产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01,20(2):15-16.
被引量:4
6
丁月娣,邵彦春,许一平,陈福生.
红曲霉T-DNA插入转化库中桔霉素突变子的筛选[J]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52-57.
被引量:2
7
邵春贤.
日本精制漆加工技术初探[J]
.中国生漆,1989,8(4):16-23.
被引量:1
8
童群义,欧仕益,高孔荣.
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条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3):226-230.
被引量:16
9
赵紫薇,杨天奎,牟英.
色褐链霉菌产磷脂酶D的发酵条件研究[J]
.中国油脂,2010,35(11):52-57.
被引量:3
10
童群义.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红曲色素的工艺条件和动力学研究[J]
.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1999,12(4):9-12.
被引量:2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