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闽南铁观音茶文化的形成与表现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铁观音茶的发现、栽植、培育、创制约有300年的历史,至清末民初形成独特的闽南铁观音茶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奇葩。本文从闽南茶历史、茶资源、茶习俗和茶经济四个方面分析了铁观音茶文化形成的基础,认为闽南铁观音茶文化主要有茶礼仪、茶商品、茶活动、茶艺术和茶旅游等多种表现形式。
作者
蔡烈伟
范春梅
陈开梅
机构地区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0,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JB12651S)
关键词
闽南
铁观音茶文化
表现形式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蔡烈伟.
闽南茶产业文化教育推广模式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3):148-151.
被引量:4
2
戴志康.
没有文化的竞争是妄言[J]
.科技智囊,2004(7):26-27.
被引量:2
3
苏少民.安溪铁观音茶文化[A],2010.
4
林艺珊,周巨根,蔡烈伟,黄国辉,王同和,叶秋萍,蒋芳市,李华钧.
闽南茶叶产业化发展关键问题探讨[J]
.中国茶叶加工,2010(2):9-11.
被引量:4
5
潘玉华.
铁观音不同商品花色的制法特点及品质特征[J]
.福建茶叶,2012,34(2):39-4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戴志康.
没有文化的竞争是妄言[J]
.科技智囊,2004(7):26-27.
被引量:2
2
厉无畏,王玉梅.
论产业文化化[J]
.科技和产业,2004,4(11):8-12.
被引量:25
3
蔡烈伟,曾令相.
宜昌茶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中国茶叶,2006,28(3):38-39.
被引量:10
4
陆培敏.
促进邮政文化产品的优化升级[J]
.邮电经济,2006(1):49-52.
被引量:1
5
郭鉴.
产业文化内涵浅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166-168.
被引量:11
6
冯廷佺.
福建名优茶发展趋势与品牌战略探讨[J]
.福建茶叶,2007,30(1):2-3.
被引量:4
7
沈添土.回归传统大势所趋[N].厦门晚报,2007,6(20):14.
8
颜泽贤.关注产业文化化[N].华南新闻,2004-01-14(1).
9
凌温斌等.铁观音销售技巧,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2.
10
杨江帆,谢向英,徐清,李灵.
福建茶叶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J]
.武夷学院学报,2008,27(6):3-1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2
1
蔡烈伟.
闽南茶产业文化教育推广模式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3):148-151.
被引量:4
2
高士伟,龚自明,宗庆波,叶飞,郑鹏程,匡胜,王胜鹏,王雪萍,曾维超,滕靖,曹丹.
湖北乌龙茶感官品质分析与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3):5765-5768.
被引量:1
3
方毅锋.
华安铁观音“浓香型”品质特点及改进措施[J]
.福建热作科技,2015,40(1):52-53.
4
陈军如,林心远,朱秋芳,黄杰荣,张少雄,伍兵,陈纬,陈锦容,张鲁榕,林金科.
不同品类铁观音对正常及高脂喂养小鼠抗疲劳功能的影响[J]
.茶叶学报,2016,27(1):30-33.
被引量:4
5
田明,何忠伟,刘芳,杨宇泽.
北京奶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J]
.农业展望,2017,13(4):53-57.
6
贾曼.
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5):4-5.
被引量:1
7
张卫彬.
刍议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J]
.福建茶叶,2017,39(8):191-192.
被引量:2
8
左媛,王炳强.
茶产业发展中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探究[J]
.福建茶叶,2018,40(2):10-10.
9
姜广.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观音茶文化的译介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4):31-31.
被引量:2
10
陈政旭,何香,何恒果,杨道茂.
铁观音中茶氨酸的提取研究[J]
.绿色科技,2018,20(16):251-2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4
1
刘秋彬.
论铁观音茶的养生保健功能[J]
.福建农业,2014(5):79-80.
被引量:8
2
王聪慧,张星星,孙莉颖,田新雁,李菊华,李玲,蓝海,杨晓莉.
茶多酚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10,19(4):62-63.
被引量:21
3
张志敏.
防晒产品中的抗氧化剂[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10,33(8):49-50.
被引量:4
4
王文渊,唐守勇,黄光文,周振华,周金彩.
茶多酚的超滤分离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工业,2011,41(2):109-112.
被引量:12
5
陈岱卉,郭雅玲.
大红袍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1,33(1):28-31.
被引量:10
6
李伟,陈丽娟,王加志.
补肾益气中药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3):1122-1124.
被引量:7
7
管曦.
我国茶叶消费相关数据的讨论——基于消费者层面的分析[J]
.中国茶叶,2015,37(10):11-12.
被引量:14
8
韩喆.
茶叶发展中包装设计的重要性解析[J]
.福建茶叶,2016,38(3):243-244.
被引量:2
9
苑利,顾军.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111-118.
被引量:17
10
陈昕.
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城市品牌建设探究[J]
.东南传播,2017(8):48-5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黄立森,王婉婷,吴黉坦,庞海月,王贵弘.
两种福建产茶叶多酚粗提物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J]
.应用化工,2016,45(10):2002-2004.
被引量:4
2
洪胜蓝,陈昕.
浅析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以安溪铁观音为例[J]
.美术文献,2018,0(5):107-108.
被引量:1
3
何环珠,林文雄,范水生.
生态小院"5个一"发展模式在传承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投资,2021(32):8-11.
4
杨爱红.
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的创新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4(20):98-100.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锐,李想,徐长友,任彬.
南乳茶香汁配方优化研究[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18,35(3):13-17.
被引量:3
2
端木晨阳,刘杨天,田红云.
网络爆品的形成因素研究[J]
.中国商论,2019,0(11):57-59.
被引量:1
3
王茜.
对铁观音茶叶中总铅含量测定的两种消解方法比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0(2):25-28.
被引量:1
4
张志旭,陈金发,张杨波,陈成聪,林海燕.
超临界萃取茶多酚工艺优化及萃取物茶多酚对化妆品的功效影响研究[J]
.茶叶通讯,2020,47(3):462-466.
被引量:8
5
姜业硕,曹孟飞,班秋艳,王文利,梁丽云.
茶叶抗氧化CNKI文献计量及研究热点分析[J]
.茶叶,2022,48(2):69-74.
被引量:1
1
安铮.
“铁观音”于新民[J]
.中华儿女,2000,0(20):62-62.
2
张浩,黄杰.
铁佛寺和万寿寺[J]
.风景名胜,2002,0(6):87-87.
3
李宇思.
打造中国一流的会馆文化品牌——记上海襄阳会馆董事长李有德[J]
.炎黄纵横,2011(1):24-27.
4
沈嘉禄.
茶人刘秋萍[J]
.农业考古,1999(4):240-241.
5
朱胜兰,燕生.
王淑梅 走公益影视之路 一切为爱出发[J]
.赤子,2012(11):22-27.
6
倪伏笙.
人文荟萃地 湖头小泉州[J]
.福建乡土,2004,0(3):3-10.
7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兰珍珍[J]
.普洱,2009(1):23-23.
8
陈建秋.
一个地球 一个联合国 一杯中国茶 铁观音 安溪飞出的金凤凰[J]
.中国市场,2010(38):71-72.
9
庞丽静.
刘从邦的茶生意[J]
.商周刊,2006,0(11):65-66.
10
俞宸亭.
福州印象[J]
.炎黄纵横,2010(8):45-46.
农业考古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