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西婺源茶文化、茶叶产业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西婺源以山川灵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贤俊广众而著称,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婺源绿茶,具有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等特点,进一步优化该地区的茶叶种植、加工,提高婺源绿茶的内在品质,开发附加值较高的茶产品,将婺源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
胡晖
机构地区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7-319,共3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婺源
茶文化
茶叶产业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陈文华.
江西省的茶叶生产和茶文化活动[J]
.农业考古,1996(2):12-16.
被引量:4
2
陈宗懋.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福建茶叶,2001,24(3):33-34.
被引量:20
3
余新祖,金元养,程根明,程国新.
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12(2):31-32.
被引量:3
4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叶质量安全与HACCP[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8.
5
徐正炳.中国名优茶加工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
6
卢新松,王永刚,潘加龙,严永福.
婺源绿茶产业链延伸与发展的思考[J]
.蚕桑茶叶通讯,2010(4):35-36.
被引量:5
7
颜浩.
婺源茶业振兴之路探寻[J]
.农业考古,2007(2):271-27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8
1
石元值,韩文炎,马立峰,阮建云.
龙井茶中重金属元素Pb含量的影响因子探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5):899-903.
被引量:12
2
张利平.
WTO规则下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茶业通报,2005,27(1):25-26.
被引量:7
3
童小麟,周昱.
出口茶叶安全卫生与发展对策[J]
.福建茶叶,2005,28(3):41-43.
被引量:1
4
沈佐民.
中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56-60.
被引量:24
5
兰凌.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现状与茶叶质量安全控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2):80-83.
被引量:14
6
朱金国,黄志强,戴华,刘红霞,陈荔银.
大肠杆菌在茶叶中的存活及相关抑制效应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2):149-152.
被引量:3
7
段仁周,张久谦.
影响茶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60-62.
被引量:11
8
林金科,李秀峰,林小端,涂良剑.
乌龙茶资源农药抗性与叶片特征和解剖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103-108.
被引量:3
9
江伟军,毛蔚莉,陈晶.
浙南有机茶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19-1320.
被引量:1
10
林淦.
混合微生物对茶树叶片中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637-15638.
同被引文献
31
1
黄崇焘.
江西名茶的历史与展望[J]
.农业考古,1998(4):262-265.
被引量:3
2
温孟孚,关剑平.
道教文化与唐代茶诗[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4):86-91.
被引量:9
3
邓美成.屈运炳. 湖南省地理[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4
小易.
中华经典研读之《易经·系辞》二十二[J]
.科技智囊,2007(10):73-73.
被引量:2
5
徐永恩.飞腾直欲元台去[M].香港:中国艺术出版社,2011.
6
郭锦墉.江西绿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探索[J].产业观察,2010(2).
7
周正兵.
艺术节与城市——西方艺术节的理论与实践[J]
.经济地理,2010,30(1):59-63.
被引量:12
8
张义丰,刘春腊,谭杰,贾大猛,兰婷婷,张伟.
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J]
.资源科学,2010,32(1):78-87.
被引量:52
9
曹旭平,温习章.
基于“钻石模型”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企业竞争力培育[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238-240.
被引量:3
10
乔秋敏,祝明霞.
体验经济时代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466-5467.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3
1
熊淑萍.
“和解”心理下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营销——以婺源为例[J]
.农业考古,2015,0(5):131-137.
被引量:5
2
刘秋华,杨载田.
中国名茶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J]
.兰台世界,2016(7):111-113.
被引量:2
3
朱梁艳,王鹏宇,张译丹.
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以宏村为例观照婺源县[J]
.村委主任,2023(9):144-14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陈伟霞.
深度旅游理念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
.福建茶叶,2016,38(7):136-137.
被引量:4
2
邹心平.
茶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J]
.老区建设,2016(18):6-7.
被引量:5
3
翁伯琦.
快乐品茶与生态茶园文化的思考[J]
.茶叶学报,2016,57(4):209-214.
4
雷姝燕.
资源优势在茶文化旅游中的推动作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8):129-129.
被引量:1
5
刘翱翔.
中国名茶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J]
.福建茶叶,2019,41(1):46-47.
6
刘静敏,史静兰,鲁江,徐歆,李倩,陈小强.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四种茶叶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变化规律[J]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301-306.
被引量:11
7
司冬瑨.
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研究[J]
.山西青年,2016,0(2):32-33.
被引量:3
1
汪熙,杨元安.
侗寨茶飘香——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发展茶叶产业侧记[J]
.政策,2008(11):44-44.
2
滕宁.
古典孕育现代 召唤未来——记浙江省临安茶厂董事长朱贤德[J]
.中国外资,1998(6):45-47.
3
虞文霞.
江志伊《种茶法》考释——兼论清代茶叶种植技术的进步[J]
.农业考古,2016,0(5):190-193.
被引量:1
4
轶铭.
“驷马难追”源于一次批评[J]
.政府法制,2015,0(17):9-9.
5
王晓晖.
武陵山区明清地方志所见的茶叶种植[J]
.农业考古,2016,0(2):227-233.
被引量:3
6
本刊记者.
远看近看曹芙嘉[J]
.歌曲,2012(6):89-89.
7
南焱.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悲情之旅[J]
.人民文摘,2007(3):54-55.
8
洪涛,杨艳.
婺源茶商的兴衰[J]
.农业考古,2009(2):272-275.
被引量:3
9
汉嘉方略.
新政前后杭州楼市比较[J]
.房地产世界,2005(12):44-45.
10
陈中泽,谢继金.
情系茶叶 耕耘不辍——追记三门县玉龙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亚枢[J]
.茶叶,2016,42(4):226-227.
农业考古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