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9
-
1罗清旭,邓芝兰.父母离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心理科学通讯,1989,12(2):47-49. 被引量:31
-
2夏勇.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长期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7(2):7-13. 被引量:20
-
3张铁成,李淑民,谭欣.离异家庭子女情绪情感特点及变化过程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1):1-8. 被引量:20
-
4陈会昌,张东,张慕蕴,魏明霞.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3):173-177. 被引量:40
-
5吴靖,陈金赞,叶忠根,王治玉.离婚家庭儿童学习活动的问题及成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4):194-202. 被引量:16
-
6陈庆华.浅谈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5):47-51. 被引量:2
-
7苏晓丽.关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综述[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5):69-77. 被引量:1
-
8吕萌.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动机研究[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2):23-27. 被引量:2
-
9王志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趋势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6):4-6. 被引量:7
-
10刘朝捷.离异家庭环境导向及对其子女心理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6):28-3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冯维,杜红梅,杨红艳.违法少年与守法少年家长思想道德素质的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5(3):15-18. 被引量:4
-
2张亚伶,杨红英,刘学惠.未成年人犯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9-122. 被引量:18
-
3华银峰.当代大学生负性思想道德状态成因探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2):107-109.
-
4周进国,黄彦军.个案研究:体育社会问题的一个研究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33-136. 被引量:12
-
5田国秀,胡蝶.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偏见与纠正[J].人文杂志,2013(4):117-123. 被引量:4
-
6王曦影,温欢,仇雪郦.北京青少年对父母离异和再婚的解读与应对[J].社会与公益,2018,0(9):66-75. 被引量:1
-
7朱倩.家庭教育视域下未成年人低龄化犯罪问题探究[J].西部学刊,2019,0(21):45-47.
-
8胡蝶.离异家庭子女的媒体负面形象与纠正[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3):14-19.
-
9方程煜.与学校文化的“游戏”:“反学校文化”的情境化阐释——基于K中学的个案研究[J].基础教育,2021,18(3):39-52. 被引量:2
-
1李笃信.略论新形势下增强党委领导班子的原则性、战斗性[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7,13(6):45-48.
-
2王晓杰.传承与创新[J].领导文萃,2012(19):16-18.
-
3林伟.微信“朋友圈”不是党纪例外之地[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6(1):48-48.
-
4卢艳宁.探望权的立法缺陷及完善[J].科技风,2013(23):250-250.
-
5陈建国.澄清模糊认识 坚持县委书记驻村蹲点[J].党建研究,1997,0(8):12-14.
-
6魏玉喜.浅谈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J].资源.产业,2003,5(2):81-82. 被引量:1
-
7吴跃伟.多情应笑我[J].科学养生,1998,1(12):34-35.
-
8"礼"之一字天下多少烦心事![J].东西南北,2005,0(2):60-61.
-
9辛宏亮.消除“内耗”,增进团结[J].党建与人才,1997(5):23-23.
-
10不付抚养费就不能探望孩子了吗[J].伴侣,2016,0(10):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