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的脊梁”和“万人敌”——纪念萨本栋先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3年是萨本栋先生111周年诞辰,9月12日,厦门大学在校园举行了萨本栋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我有幸受邀参加,借此机会重温了萨本栋先生的感人事迹。鉴于萨先生已过世64年,许多青年乃至中年物理学工作者已不太知道其人其事,揭幕仪式后,一些同行建议把我在萨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萨先生的事迹。
作者
朱邦芬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物理系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2-814,共3页
Physics
关键词
中国
厦门大学
工作者
物理学
铜像
分类号
K826.1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林鸿禧,史杰力,许乔蓁.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一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6-131.
2
朱邦芬.
读1947年4月黄昆给杨振宁的一封信有感--纪念黄昆先生90诞辰[J]
.物理,2009,38(8):575-577.
被引量:11
3
潘懋元,石慧霞.
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8(5):48-5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郑华.
试析梅贻琦之大学教育理念[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70-73.
被引量:3
2
马俊山.
论国民党话剧政策的两歧性及其危害[J]
.近代史研究,2002(4):113-156.
被引量:6
3
黄欣.
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
.江苏高教,2003(2):78-80.
被引量:14
4
秦国刚,甘子钊,夏建白,朱邦芬,李树深(编).黄昆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黄昆.我的治学之路.夏建白,何春藩编.黄昆集,1999.
6
校史编写组.《厦门大学校史纲要》上编,1986年,第12页.
7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校史资料》(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8
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6、439、2、69、2、24、323页.
9
《国立厦门大学新生入学手册》(1942-1946),厦门:国立厦门大学教务处出版组编印,1946年.
10
校友名录编缉组.《厦门大学历届毕业校友名录》第一集,1986年,第10-16页.
共引文献
12
1
毛鹏程.
试论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史治学思想及其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1):161-176.
被引量:3
2
倪思然,朱双一.
《国声报》“南光”副刊与厦大校友作家群[J]
.新文学史料,2013(1):179-184.
被引量:1
3
朱邦芬.
如何学习知识——从一所高中和一个大学物理系的成功谈起[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2):1-7.
被引量:3
4
厚宇德.
从《晶格动力学理论》的诞生看玻恩与黄昆的合作[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36(1):86-97.
5
张方方.
留白大师——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者、著名物理学家黄昆[J]
.中国科技奖励,2017,0(8):52-58.
6
姚蜀平.
黄昆夫妇印象记 院史札记之二[J]
.科学文化评论,2017,0(3):95-114.
7
朱邦芬.
回归后杨振宁先生所做的五项贡献[J]
.物理,2017,46(9):573-581.
被引量:5
8
厚宇德,马青青.
黄昆的创新思想与科学贡献[J]
.大学物理,2017,36(11):45-49.
被引量:1
9
厚宇德.
战略科学家的有效培养方法--以分析杰出战略科学家个人品质及学术道路为基础[J]
.科技导报,2022,40(16):27-37.
被引量:4
10
朱邦芬.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和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起步(下)[J]
.物理,2023,52(5):353-360.
1
周性伟.
在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上的即席致词[J]
.演讲与口才,2000(2):36-36.
2
邵红能.
我国现代数学的领跑者——姜立夫[J]
.文史春秋,2013(5):41-44.
3
李雪.
“量子物理学在中国”研讨会暨彭桓武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举行[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29(4):399-400.
4
黄纯青,黄皙桓,熊钰庆.
计算机代数系统mu MATH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4(1):55-60.
5
杜祥琬.
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上)[J]
.物理通报,2011,40(7):2-6.
被引量:1
6
潘元胜,潘永华,施惠宁.
大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对“测量液氮汽化热实验”的改进[J]
.物理实验,1993,13(1):1-3.
被引量:3
7
张继兵,周艳华.
谈数学史的激励作用[J]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73-74.
被引量:2
8
波长相同的电磁波和机械波,其衍射能力相同吗?[J]
.科学世界,2012(1):93-93.
9
梅凤翔.
关于Poisson的《力学教程》——分析力学札记之二十七[J]
.力学与实践,2016,38(2):172-176.
被引量:5
10
夏杨,叶妙娴.
杨振宁: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很远[J]
.科学大观园,2009(13):7-8.
物理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