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潘家华: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应该向世界发出呼吁:无论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大家要一起行动起来减排。中国正在努力减排,成效显著,我们能做好,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能做好,发达国家能做得更好”
作者
温泉
李绍飞
机构地区
《瞭望》新闻周刊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气候变化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减排
分类号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91
1
佩里·安德森,海裔.
霸权之后?——当代世界的权力结构[J]
.文化纵横,2010(1):34-41.
被引量:9
2
巢清尘.
后哥本哈根时代我国面临的气候变化新形势[J]
.国际展望,2010,2(2):10-20.
被引量:3
3
俞可平.
全球治理引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1):20-32.
被引量:1016
4
潘家华.
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的大国博弈[J]
.绿叶,2008(4):77-82.
被引量:12
5
巴瑞.布赞,刘永涛.
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7):15-18.
被引量:43
6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王义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6,47,57,63.
7
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
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
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与价值[M].张乃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22,322.
10
Frank Biermann, Philipp Pattberg, Harro van Asselt and Fariborz Zelli. The Fragmentat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Architecture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J]. GlobM Environ- mental Politics, Vol.9, No.4, 2009.
引证文献
3
1
李慧明.
秩序转型、霸权式微与全球气候政治: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与领导缺失的根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30(6):56-65.
被引量:16
2
李慧明.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时代的国际领导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
.当代亚太,2015(4):128-156.
被引量:62
3
蔡守秋,张文松.
演变与应对:气候治理语境下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新审视——以《巴黎协议》为中心的考察[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5):27-3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宋亦明.
制度竞争与国际制度的等级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4):33-60.
被引量:18
2
张发林,杨佳伟.
统筹兼治或分而治之——全球治理的体系分析框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3):126-155.
被引量:13
3
王宏岳.
全球气候治理的僵局与超越[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1):46-57.
被引量:5
4
史学瀛,杨博文.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处罚规则与履约风险规制路径[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1):39-47.
被引量:15
5
李彦良.
中国引领“后巴黎”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与路径[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1(2):135-150.
被引量:4
6
李慧明.
多层次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与跟从——兼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下的身份定位与作用发挥[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1(2):18-41.
被引量:2
7
韩德睿.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气候治理的互动关系探究[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1(2):1-17.
被引量:2
8
朱杰进,张伟.
大国在国际组织中的非正式领导力[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0(2):120-139.
9
胡婷婷,张璞,周灵存.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2015,0(11):51-51.
被引量:1
10
李慧明.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时代的国际领导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
.当代亚太,2015(4):128-156.
被引量:62
1
徐治国,谢倩漪.
潘家华:中国要无条件地走低碳道路[J]
.科学新闻,2010(22):36-37.
2
梁瑞丽.
潘家华: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J]
.东方企业文化,2010(10):22-25.
3
潘家华: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J]
.河南化工,2010(9):10-10.
4
王波.
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能源——访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华教授[J]
.世界石油工业,2002,9(6):30-34.
5
宏观·国内[J]
.投资北京,2015,0(11):10-10.
6
连希蕊.
潘家华:从绿色产业转移到低碳生活[J]
.华商,2013(12):88-90.
7
潘家华[J]
.东吴学术,2011(2).
8
连希蕊.
从绿色产业转移到低碳生活——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J]
.财经界,2013(16):17-21.
9
陈颖,邢章萍.
全球减排 没有硝烟的博弈——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理事长潘家华[J]
.经济,2010(7):6-9.
被引量:1
10
郭亦乐,谢思佳.
“绿版”撬开大政经报道的空间[J]
.新闻实践,2010(8):9-10.
瞭望
2013年 第4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