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瘀证与血液病的关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瘀证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积聚体内所致的多种病证的总称。血瘀证最早的表述见于《金匮略》,载:“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煤,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临床上,瘀证可能出现在许多疾病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但其严重程度及证候表现各有不同。在血液病范畴中,
作者
浦月红
陆嘉惠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1期147-148,共2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血液病
瘀证
中医疗法
分类号
R55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1
谢辉,龙志江,罗尧岳,朱久宜,周小青.
浅谈中医血瘀证治源流与发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9):1125-1126.
被引量:10
2
郭强中,李云英.
血瘀证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8):45-50.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徐志伟,陈群,张书河.
青紫类舌色的色度量化特征研究新探[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374-1376.
被引量:9
2
刘国,刘真云,赵现荣,王彦辉,张荣.
活血化瘀法抗肿瘤血瘀证研究进展[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12):936-936.
被引量:3
3
窦永起.
舌下络脉与传统舌象对血瘀证诊断价值的比较[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44-45.
被引量:8
4
袁海燕,李素娟.
恶性肿瘤血瘀证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63-664.
被引量:16
5
蒋跃绒,殷惠军,刘颖,陈强,陈可冀.
血瘀证基础研究的若干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8):561-563.
被引量:21
6
张静,陈克进,田金洲.
浅述血瘀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4):39-40.
被引量:9
7
戚其学,李玉芬,曹云鹏.
100例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4):593-595.
被引量:6
8
时晶,田金洲,王永炎,朱爱华,尹军祥,武月萍,徐意.
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363-364.
被引量:84
9
柴雅倩,徐志伟,陈群.
瘀血舌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关系探讨[J]
.中医药通报,2006,5(4):43-46.
被引量:3
10
刘军莲,宋剑南.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091-1093.
被引量:64
共引文献
54
1
李慧臻,刘琳.
VEGF与胃癌前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102-103.
被引量:6
2
江丰,张磊.
张伯礼教授痰瘀学说及临证应用经验[J]
.天津中医药,2014,31(7):385-387.
被引量:34
3
梁嵘,任玉杰,崔晶,陈东宁,王召平,王盛花,任继平,张莹,杨新宇,姚叙莹.
体检者的舌色与外周血7项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4,9(12):1675-1678.
被引量:4
4
高泽峰.
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检验指标的临床研究[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5(1):4-6.
5
贾梅,郑传柱,张丽,丁安伟.
四物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活血祛瘀有效部位筛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6):119-123.
被引量:23
6
刘若轩,李常青,邓志军,郭洁文,李丽明,齐耀群,李阿荣.
熟地黄对急性血瘀症大鼠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5,31(5):621-624.
被引量:11
7
福美,乔海瑛.
中医血瘀证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54-155.
被引量:5
8
钟宇富,刘国洪,杜英娟,林经翔,时军.
月之汤饮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6,20(2):236-239.
被引量:3
9
赵晓君,刘晓梅,王小娟,孟发财,田婉莹,雷婷婷.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血栓康复期的临床分析[J]
.陕西中医,2016,37(3):269-270.
被引量:5
10
李明华,史鹏飞.
丹参多酚酸盐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5):34-3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7
1
卿玉玲,田军.
九味羌活汤解热镇痛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21-23.
被引量:8
2
李莎莎,肖雪,王跃生,舒任庚,肖玉春,史留喜.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102-104.
被引量:28
3
唐晓东.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风寒湿痹72例疗效观察[J]
.西部医学,2009,21(10):1711-1712.
被引量:5
4
陈信义,麻柔,李冬云.
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40-1041.
被引量:228
5
游石基,王澎澎.
抗炎止痛口服液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效果观察[J]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1):37-38.
被引量:7
6
陆嘉惠,胡令彦,周永明,周韶虹,朱文伟,胡明辉,李艳,孙伟玲.
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204-206.
被引量:10
7
陆嘉惠,孙伟玲,周永明,周韶虹,朱文伟,胡令彦,曾庆.
NF-κB介导的MDS双向凋亡机制与中医“正虚”、“瘀毒”病机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0,27(5):100-103.
被引量:17
8
马玉林,李建民,马莉,张程.
药用植物羌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92-13093.
被引量:26
9
曾庆,陆嘉惠.
论毒邪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
.新中医,2011,43(1):1-3.
被引量:8
10
陆嘉惠,曾庆,孙伟玲,胡令彦,李艳,朱文伟,周韶虹.
WT1基因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正虚”、“瘀毒”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6):1050-105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沈鸿,穆兰澄,汪芳,谢利民.
基于临床研究文献的含羌活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9,14(8):2042-2047.
被引量:4
2
陶雨晨,陆嘉惠,周永明,朱文伟,王冬琴,许鸣,曾庆,任建业,胡可心.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虚毒并治”临床策略与科学实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0):5988-5992.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常甜,姜泉,彭秋伟.
基于君臣佐使理论浅析姜泉运用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9):35-38.
被引量:3
2
钟群峰.
羌活胜湿汤联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7):97-98.
被引量:4
3
陆嘉惠.
中医药防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研究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3):217-222.
被引量:7
4
陶雨晨,陆嘉惠,王冬琴,任建业,管宇,薛婷婷,胡可心,董孝杰,徐皓,王艳璐.
复方砷剂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小鼠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5):2541-2547.
被引量:2
5
赵文龙,其乐木格,张晶晶,耿蓓蕊,段海婧,陈红刚,晋玲,张金保.
基于3种疼痛病的羌活组方用药规律多维度分析[J]
.中草药,2023,54(2):608-619.
被引量:5
6
梁陈慧,陶雨晨,陆嘉惠.
不同中医证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自噬性组蛋白密码的差异性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57(4):51-56.
被引量:1
7
徐皓,陆嘉惠,陶雨晨.
髓系血液肿瘤中西医协同精准治疗思路方法探析——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例[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6):139-143.
被引量:1
8
马慧淼,谌海燕,郭明,刘军霞,李玲,廖俊尧,廖婧,丁晓庆.
基于虚劳理论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阶段论治[J]
.环球中医药,2023,16(8):1628-1630.
被引量:1
9
王冬琴,陶雨晨,任建业,胡可心,徐皓,王艳璐,薛婷婷,董孝杰,陆嘉惠.
三子黄石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小鼠细胞自噬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1):5454-5458.
10
薛婷婷,陶雨晨,陆嘉惠.
雄黄通过STAT3/GLUT1信号通路促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57(12):88-95.
被引量:1
1
陈镜合.
警惕无症状心肌缺血[J]
.老年健康,2005(1):16-17.
2
夏仲元,伍锐敏.
伍锐敏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思路与方法[J]
.北京中医药,2014,33(5):334-336.
被引量:3
3
信中.
课堂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13,16(2):9-11.
4
张娜,王建,孙灵通.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6):4852-4852.
5
陈景礼.
非静脉曲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的观察与护理[J]
.胃肠病学,2001,6(C00):151-151.
6
任可,徐灿,金震东,李兆申.
胆汁瘀积性肝病发病的分子学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7):811-814.
被引量:5
7
徐红,张新国,鲁少海,陈晓光.
腹部手术后胃轻瘫51例诊断和治疗[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6):559-559.
8
陈吉泉,罗文侗,修清玉,颜泽敏.
呼吸道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药敏及其意义[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9):535-537.
被引量:20
9
赵超美,赖诚民,李跃荣,陈联娜.
QT J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预后的价值[J]
.川北医学院学报,1997,12(3):41-42.
10
郝瀛,张君.
论湿邪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J]
.中医儿科杂志,2014,10(1):26-27.
被引量:5
新中医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