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仪式与演剧:田公元帅信仰的戏剧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田公元帅是南戏的戏神,受到伶人的崇祀。但它又超越戏曲行业而成为道教支派"梨园教"的教主,并被东南沿海省份的民众当做地方保护神建庙祭奉。田公元帅之所以能跨越几个信仰领域,与它起源于傀儡戏戏神信仰和傀儡戏具有浓郁的宗教仪式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
陈志勇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4,共6页
National Art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间演剧与戏神信仰研究>(10YJC751010)阶段成果
关键词
田公元帅
戏神
宗教因素
梨园教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郑正浩著,吴文理译.《乐神一考》,《民俗曲艺》第23,24合辑,第125页.
2
李庆爵讲述,黄秀峰整理.《田公元帅》,莆田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莆田分卷》,1991年11月内部印刷,第175-176页.
3
叶明生.《福建北南两路田公戏神信仰述考》,载叶明生主编.《福建戏曲行业神信仰研究》,2002年内部印刷,第54页.
4
《仙游县志》卷一二《坛庙》,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5
黄金满.《福州地区多元田元帅信仰流传述略》,《福州元帅庙祖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附件2》,2010年内部印刷,第141页.
6
杨榕.《福建戏曲行业神文献类型阐析》,《福州元帅庙祖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附件2》,2010年内部印刷,第121页,第122页.
7
陈志勇.
论民间戏神信仰的源起与发展[J]
.文化遗产,2010(4):67-73.
被引量:8
8
杨榕.《莆田市瑞云祖庙之田公信仰,祭仪与戏剧》,《民俗曲艺》第122,123合辑,第35页.
9
黄锡钧.《泉州提线木偶戏神相公爷》,载《南戏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470页,第475页.
10
刘浩然.《小梨园戏与提线木偶-傀儡的关系》,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印.《泉州地方戏曲》第2期,内部刊物.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康保成.
二郎神信仰及其周边考察[J]
.文艺研究,1999(1):60-70.
被引量:15
2
陈志勇.
老郎神信仰的民间考察[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4):221-225.
被引量:9
3
阙名.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
曹广涛.
戏曲十二音神推考[J]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83-86.
被引量:4
5
康保成.
梵曲“啰哩嗹”与中国戏曲的传播[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2):60-67.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8
1
李黎鹤,李远国.
图文互证:道教元皇派的三圣及其神系研究[J]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2022(1):3-30.
2
陈志勇.
近百年中国戏神信仰之研究[J]
.民族艺术,2011(3):83-88.
被引量:2
3
陈志勇.
戏曲行业“二郎神”信仰的生成与消歇[J]
.民族艺术,2013(3):123-127.
被引量:1
4
陈志勇.
中国戏神来源及其信仰的群体特征[J]
.民族艺术,2013(4):121-126.
被引量:3
5
陈志勇.
南戏戏神田公元帅信仰变迁考[J]
.文化遗产,2013(2):49-57.
被引量:4
6
陈志勇.
潮州“关戏童”与潮剧戏神田元帅信仰考——兼驳“关戏童”为潮剧鼻祖说[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3(4):24-30.
被引量:2
7
王雪松.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J]
.中华戏曲,2019(2):134-154.
8
张青飞.
开封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戏曲史价值探析[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7(1):220-226.
同被引文献
35
1
康保成.
中国戏神再考(上)[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6):92-100.
被引量:10
2
叶明生.
梨园教,一个揭示古代傀儡与宗教关系的典型例证——以闽东梨园教之法事傀儡戏为例[J]
.中华戏曲,2002(2):17-53.
被引量:2
3
侯会.
华光变身火神考——明代小说《南游记》源流初探[J]
.明清小说研究,2008(2):234-246.
被引量:9
4
叶明生.
妈祖信仰与道教文化——民间道坛之妈祖信仰相关科仪及文化形态考探[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3-150.
被引量:6
5
李志鸿.
闽东瑜伽教发奏科仪研究[J]
.世界宗教文化,2010(4):37-42.
被引量:4
6
林子周,陈剑秋.
福建霞浦明教之林瞪的祭祀活动调查[J]
.世界宗教文化,2010(5):82-85.
被引量:9
7
杨富学.
《乐山堂神记》与福建摩尼教——霞浦与敦煌吐鲁番等摩尼教文献的比较研究[J]
.文史,2011(4):135-173.
被引量:44
8
周星.
从政治宣传画到旅游商品——户县农民画:一种艺术“传统”的创造与再生产[J]
.民俗研究,2011(4):168-198.
被引量:46
9
李立.
贴近“艺术”的艺术人类学[J]
.思想战线,2012,38(1):10-13.
被引量:2
10
杨民康.
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开放性视野——代栏目主持人语[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1):3-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王永健.
“十二五”期间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论(2011~2015年)[J]
.艺术探索,2016,31(5):53-67.
2
马小鹤.
摩尼教与闾山梨园教[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2,42(3):1-8.
1
陈志勇.
古剧脚色“丑”与民间戏神信仰[J]
.戏剧艺术,2011(3):56-62.
被引量:2
2
吴惟.
又见“小铃铛”——追忆木偶艺术家索万金[J]
.今日中国,2014(5):82-83.
3
陈志勇.
论民间戏神信仰的源起与发展[J]
.文化遗产,2010(4):67-73.
被引量:8
4
李石根.
西安鼓乐的民俗性与宗教因素[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12(1):7-10.
被引量:2
5
李艳.
百年道教戏剧研究述评[J]
.莆田学院学报,2015,22(3):54-60.
6
赵康太.
论琼剧与道教的关系[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4(3):70-77.
被引量:1
7
陈志勇.
近百年中国戏神信仰之研究[J]
.民族艺术,2011(3):83-88.
被引量:2
8
陈志勇.
中国戏神来源及其信仰的群体特征[J]
.民族艺术,2013(4):121-126.
被引量:3
9
汪小洋.
画像石衰亡的宗教因素再认识[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72-76.
10
任乐媛.
浅析传统音乐中文人音乐的艺术价值[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7):86-87.
民族艺术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