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到"海信"仅仅是名称的更改?
出处
《电子知识产权》
2000年第7期30-30,33,共2页
Electronic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1马秀贞.海信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及启示[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4):73-76.
-
2杨慧玫.海信在德起诉西门子意在夺回HiSense商标[J].电子知识产权,2005(1):6-6.
-
3王五胜.由海信商标遭遇西门子抢注想到另类防伪[J].中国防伪,2004(12):26-26.
-
4黄敏,陈莉.厚道稳健海信路——访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健[J].电器,2005(5):46-47.
-
5三言两语[J].当代广西,2004(18):12-12.
-
6张旭娟,师湘瑜.谈中国企业商标海外反抢注[J].人民司法,2006(10):92-93. 被引量:1
-
7张桂辉.官场的“拎包文化”[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6,0(8):9-9.
-
8边青.我们是怎样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海信集团专利工作的做法及成效[J].家电科技,2002(12):60-61.
-
9伊燕霞.驰名商标的域外抢注现象及对策——从“海信”商标被抢注谈起[J].黑河学刊,2006(2):59-61.
-
10钱俊皓.一桩烦恼的买卖[J].新农村,1996,0(4):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