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s、CD44v6、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s、CD44v6及Fas基因蛋白在58例非小细胞肺癌、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 Fas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肺组织,CD44s和CD44v6在癌旁正常肺组织未见表达;CD44s在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及45.5%,CD44v6,在鳞癌和腺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1%及40.9%,CD44s、CD44v6在鳞癌中的表达均高于腺癌(P均<0.05)。Fas、CD44s和CD44v6的表达均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通过CD44分子的构型改变,降低Fas表达,逃逸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非小细胞肺癌CD44s、CD44v6及Fas蛋白的检测可能为评价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也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8期39-41,共3页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