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与文明陷落背后的爱情——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讲述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故事。故事看似圆满,男女主人公最后在一起,但却是以一个城市的沦陷作为代价。本文通过分析白、范两人的对于爱情的心路历程、"墙"的意象以及弥漫的苍凉感,从三个方面对《倾城之恋》做了探讨。
作者
石青皋
机构地区
赤峰学院校地合作处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157-158,共2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关键词
张爱玲
《倾城之恋》
白流苏
范柳原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钱亚玲.寻找家园-关于《倾城之恋》的另一种解读.常州工学院学报,1999(1).
2
陈思和.
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20-32.
被引量:30
3
罗晓莉.坎坷人生命运中女性的永恒魅力-《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4
庄依晨.
倾覆的城市,平凡的恋曲——从《倾城之恋》浅谈张式作品改编的可行性[J]
.电影评介,2012(16):63-6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A]..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2
鲁迅.伤逝[A]..鲁迅全集:第二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柯灵 子通 亦清.遥寄张爱玲[A].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384.
4
.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流言[M].上海:中国科学公司,1944..
5
张宏庸.倾城佳人白流苏——论张爱玲的<倾城之恋>[J].中华文艺,(5).
6
张爱玲.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A].陈子善.张看[Z].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7
.烬余录[A].张爱玲.流言[M].上海:中国科学公司,1944.56.
8
张爱玲.我看苏青[A].陈子善.张看[Z].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321.
9
苏青 子通 亦清.读<倾城之恋>[A].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109.
10
张爱玲.罗兰观感[A].陈子善.张看[Z].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379.
共引文献
29
1
李诠林,田莉.
新古典风度下的时空缠绕、俗世雅趣与符号传奇——论葛亮小说的城市书写[J]
.华夏文化论坛,2022(2):107-119.
2
张炜炜.
论老舍民间化的生活理想[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4):53-57.
3
朱刘霞.
香港的悲喜剧——《倾城之恋》与《香港的情和爱》之比较[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97-100.
4
刘军,郑积梅.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居室经验”[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73-76.
5
翟应增,莫莉,王小可.
“民间”视野下文学史叙述空间的开拓——以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为中心[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4):157-159.
被引量:1
6
宋扬.
“独抒性灵”:当代作家的精神感悟与艺术实践──以迟子建为问题域[J]
.北方论丛,2010(4):29-32.
7
韩琛,马春花.
“后革命”时代的张爱玲[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5):15-28.
被引量:2
8
邓金明.
海派文学与上海时间——以张爱玲、白先勇及王安忆为对象[J]
.社会科学论坛,2012(9):88-97.
被引量:4
9
蒋叶.
张爱玲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分析[J]
.学理论,2012(11):174-176.
10
黄宇馨.
女性视角下的张爱玲风潮——简析掀起张爱玲风潮的原因[J]
.青年与社会,2014(1):341-341.
同被引文献
1
1
毕婧.
论张爱玲小说反浪漫的爱情叙事[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5(2):106-1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孙振冬.
谈《倾城之恋》中的爱情传奇[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6):253-253.
1
于元元.
试析白居易与牛李党争两党主要成员的关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5):46-48.
2
尹晓红.
探析白居易《长恨歌》中爱恨离别的悲伤[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12Z):113-114.
3
张文静.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感[J]
.文学教育,2009(12):30-31.
4
马欣.
从《金锁记》谈张爱玲创作的悲剧意识[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4):71-73.
5
杨宣强.
高原上的坚守[J]
.散文百家,2006,0(1):29-30.
6
于丹丹.
废虚中的苍凉——谈张爱玲与时代[J]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2003(8):42-43.
7
熊秋菊.
一曲美丽而苍凉的哀歌——论《半生缘》的审美风格[J]
.沧桑,2006,0(2):116-117.
被引量:6
8
康芸英.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J]
.北方文学(中),2016,0(10):136-137.
9
张伟.
高尔基笔下“多余人”形象初探──试析“白老鸦”福玛[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2):104-108.
10
徐鸿.
探析白居易的复杂琵琶情结[J]
.北方文学(下),2014,0(9):58-59.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