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科技奖励》
2000年第4期38-39,共2页
China Awar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23
-
1孙笑侠.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5):5-12. 被引量:89
-
2陈传宏,高洪善.诺贝尔奖考察与分析[J].中国科技奖励,2004(5):76-79. 被引量:2
-
3路甬祥.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4):3-11. 被引量:61
-
4陈广仁.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选理念及其局限[J].科学学研究,2006,24(5):677-683. 被引量:3
-
5林聚任.科学奖励系统──诺贝尔奖的补弃和替代[J].世界科学,1996,18(11):34-37. 被引量:2
-
6托马斯·库恩 著 金吾伦 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7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310.
-
8舒炜光.科学认识论(第3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
9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
10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79.140-159.
二级引证文献7
-
1刘辉.解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奖制度[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3):39-42. 被引量:5
-
2刘发志,汪前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3):21-30.
-
3奉公,刘佳男,余奇才.科学技术奖励海荐制与申报制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7):19-27. 被引量:6
-
4陈广仁,刘志远,王媛媛,傅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评选及获得者国别、性别分析[J].科技导报,2015,33(20):67-71. 被引量:5
-
5王学评,陈杨,兰晓双.中美两国科技奖励评审制度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8,50(3):76-81. 被引量:4
-
6李海燕,王雪莹.浅析临床研究评价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20,33(6):461-464. 被引量:2
-
7陈彪,朱玥玮,付小航,狄雨萌,吴又进.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再思考——归属争议与原创表彰[J].化学通报,2022,85(10):1273-1279.
-
1李冰,刘双.融合新闻时代的普利策新闻奖研究[J].新闻界,2014(20):59-63. 被引量:3
-
2本刊记者.《政协天地》杂志接连获奖[J].政协天地,2010(7):55-55.
-
3郑永辉.值得借鉴的英国人才战略[J].人才资源开发,2009(9):79-79. 被引量:5
-
4李想.推介精英 记录历史——“中国广告风云榜”凸显行业坐标[J].广告导报,2005(5):22-23.
-
5“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近期进行评选[J].科技与出版,1994(4):17-17.
-
6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日前正式启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4):7-7.
-
7关十《当代图书馆》评选年度优秀论文的通告[J].当代图书馆,2012(2).
-
8第八届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评奖揭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5).
-
9第九届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评奖揭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5).
-
10王琦,李潇树.浙江省文学内刊首届联席会议召开暨浙江省文学内刊联盟成立[J].野草,2009,0(1):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