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唐诗在当时的吟诵传播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吟诵是唐诗在当时向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传播者具有广泛性、非职业化、链条模糊、主动与随意并存等特征。在具体的传播方式方面,唐人曾进行过多种艺术探索,样式繁多,并不单一乏味。传播的场所或是在公开场合,或是在私密空间。传播的诗歌既有自己所写,也有别人之作;既有诗歌中的一二佳句,也有全篇诗歌。吟诵传播对唐诗发展的影响是: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成就了名人名作,刺激了创作,促进了格律的成熟。
作者 董兵 王立增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研究"(编号:11YJA760013)研究成果 江苏师范大学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诗歌传唱与诗文学发展之关系研究"(编号:12XWA04)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唐诗 吟诵 传播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范之麟.唐代诗歌的流传(上、下)[A].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五、六辑)[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1985.
  • 2马承五.唐代艺术与诗歌文化传播[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6):109-117. 被引量:4
  • 3胡俊林.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祥起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71-75. 被引量:4
  • 4尤袤.全唐诗话[A].何文焕.历代诗话[C].北京:中华书局,1981.P79.
  • 5刘晌.旧,童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6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8991.
  • 7辛文房撰;傅璇琼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 8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 9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 10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3353.

二级参考文献17

  • 1高亨.上古乐曲的探索[J].文史哲,1961(2):41-49. 被引量:8
  • 2胡中行.略论贾岛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5(3):46-50. 被引量:8
  • 3吴在庆.略论唐代的苦吟诗风[J].文学遗产,2002(4):29-40. 被引量:7
  • 4《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山版社,1984年版.
  • 5《略论唐代的苦吟诗风》.
  • 6笔者另有长文《论“晚唐体”》.
  • 7《浅论张为的(诗人主客图)》.
  • 8施子愉.《唐代科举制度与五言诗的关系》[J].东方杂志,.
  • 9[6]赵沛霖.兴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95
  • 10[1]转引自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

共引文献311

同被引文献41

  • 1秦德祥.常州吟诵音乐的采录与初步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2):12-23. 被引量:20
  • 2徐健顺《什么是吟诵?》[N],《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8日.
  • 3赵敏俐、李均洋《日本汉诗的吟诵及启示》[N],《光明日报》2012年2月20日.
  • 4孙黎《传统吟诵中的咬字与润腔特征在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第1期,第53页.
  • 5杨玫《吟诵的音乐性文献及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中国音乐》2011年第1期,第70页.
  • 6张婧《吟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第58页.
  • 7张静《吟诵:文化精神潜移默化的教育手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16日.
  • 8陈向春《吟诵:美的表现形式》[N],《人民日报)2012年3月29日.
  • 9秦德祥.朗诵、吟诵与古典诗词歌曲——兼与蒋凡先生商榷[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28(2):26-30. 被引量:8
  • 10徐健顺.声韵·意义·吟诵[J].语文建设,2011(1):75-7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