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政策性移民的文化融合与断裂——海南政策性移民田野调查札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移民现象自古有之,移民文化适应是移民融入到迁入地的必经阶段,通过对海南岛政策性移民的田野调查,发现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文化的融合与断裂并存,向内归属感与向外疏离感并存,呈现出与其他类型移民不同的典型特征。
作者
张淑萍
何化利
赵凯
机构地区
琼州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136,共3页
Theory and Reform
基金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近现代移民文化研究"项目编号:HNSK11-84
项目负责人:张淑萍
关键词
政策性移民
文化融合
文化断裂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裘德·马特拉斯.人口社会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213.
2
[苏]C.A.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M].汤正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43.
3
刘有安.
论移民文化适应的类型及心理变化特征——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外地汉族移民为例[J]
.思想战线,2009,35(6):23-27.
被引量:13
4
吴中杰.寻隐伏的脉络福佬客文化的身影,"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Solgado de Snyder, N, Lopez. C. M. And Padilla, A. M. ,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among the offspringofMexican interethnic marriag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82, 19 (1), pp. 108-115.
2
[美]直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7页.
3
[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2页.
4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5
[英]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6
吴中杰.《寻隐伏的脉络福佬客文化的身影》,载陈世松主编.《“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6页.
7
刘有安,张俊明.
民族学视野下的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152-156.
被引量:25
8
任洪舜,吴丽.
文化融合的心理历程及其特征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4(2):134-13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岳小国.
试析德奥传播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3):52-57.
被引量:4
2
杜春燕,代彦霞,杜永波.
旅游区劳工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大理古城为例[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9(5):35-39.
3
狄文婧.
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汉族青年的文化逆适应——以青海地区为例[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6):81-85.
4
姜长宝.
移民新村与迁入地社区文化和谐发展机制探讨[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40-42.
被引量:1
5
周建新,杨静.
族群离散与认同重构——以中尼边境地区达曼人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5):78-83.
被引量:8
6
徐赣丽,黄洁.
都柳江流域的汉族移民、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的生成——以广西三江富禄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3(2):44-51.
被引量:4
7
李娜.
异地扶贫搬迁与移民涵化——以永仁县莲池乡凹泥奔新村移民为例[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102-108.
被引量:1
8
何化利,张淑萍,赵凯.
对海南政策性移民一代文化元素的个性分析——基于海南八一农场的田野考察[J]
.学理论,2013(35):179-180.
9
郭瑞.
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家庭经营的影响与法律对策[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16(3):3-9.
被引量:2
10
黎红,杨黎源.
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的语言同化问题探析——基于浙江宁波的实证考察[J]
.探索,2015(3):113-11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
1
程地宇.
巫山神女:巴楚民族历史文化融合的结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40-46.
被引量:8
2
叶峰,罗庆春.
彝汉文化交融的活化石——论博什瓦黑岩画的文化内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15-17.
被引量:3
3
张俊明.
回汉杂居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解读——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为个案[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70-73.
被引量:6
4
王永生.
“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J]
.西域研究,2007(1):57-64.
被引量:16
5
刘志强.
历史上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地区的文化互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86-92.
被引量:2
6
邹丽娟.
多元文化互动语境下的大理白族传统习俗[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2):64-68.
被引量:14
7
赵旭东,罗涛.
以文字书写典范与以文化融合多元之间的互动与生成--以羌语发展与羌族认同的社会史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9-84.
被引量:2
8
丁兰.
鄂东楚墓出土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现象与民族文化融合[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4):76-79.
被引量:6
9
邹华芬.
文化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三部蒙古族影片为考察对象[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44-147.
被引量:4
10
王丽萍,秦树才.
论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文化交融及其发展途径[J]
.学术探索,2010(4):92-9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曹能秀,张飞.
民族文化互动的研究方法述评与探新[J]
.学术探索,2016(8):112-1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冯国蕊.
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民族音乐文化互动模型的构建——以滇中罗婺鼓吹乐的在地化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12):30-39.
被引量:1
1
刘有安.
论移民文化适应的类型及心理变化特征——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外地汉族移民为例[J]
.思想战线,2009,35(6):23-27.
被引量:13
2
吴京萍.
家谱佐证十堰移民文化渊源[J]
.图书情报论坛,2009(1):66-68.
3
李世涛.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J]
.广西民族研究,2007(3):182-188.
被引量:39
4
张璐.
从中美地名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11):122-123.
5
马京云.
构建21世纪社区文化要注意四大问题[J]
.领导广角,2002(6):23-24.
6
刘丹丹.
小众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基质[J]
.大家,2011(2):78-79.
被引量:2
7
田凯,陈颖.
客家民居在川西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方式[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17-21.
被引量:2
8
黄梅.
“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的历史考察[J]
.重庆社会科学,2017(3):87-91.
被引量:7
9
苏全有,韩洁.
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问题研究述评[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9-16.
被引量:8
10
张慧.
从同化到多元——基于国外融入理论的思考[J]
.理论界,2015(2):59-62.
被引量:3
理论与改革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