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注射用丹参的质量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次测定注射用丹参制剂中丹参有效成分丹参素的含量。方法:以乙腈、0.5%的甲酸水溶液作为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结果:回收率为95.62%~104.22%,RSD为1.42%~3.52%。结论:此法可作为注射用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的标准,该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质量可控。
作者
李静
机构地区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27期2-2,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注射用丹参制剂
有效成分
含量
分类号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邱素民,徐新民,陈福民.
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安神胶囊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J]
.齐鲁药事,2008,27(4):214-215.
被引量:2
2
林佳,徐丽珍,李琰,杨世林.
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2):153-154.
被引量:51
3
汪红,王强.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3):219-221.
被引量:21
4
雷艳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含量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05,11(4):59-61.
被引量:14
5
梁勇,羊裔明,袁淑兰.
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0,31(4):304-306.
被引量:264
6
中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19.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李朝霞,王地.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2004,23(3):176-178.
被引量:57
2
王振义,孙关林,陈竺.
诱导分化疗法应用的现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2):105-107.
被引量:28
3
李隆敏,王道英.
丹参酮治疗痛经122例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7):435-435.
被引量:9
4
周健,邱剑霞.
复方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2):8-11.
被引量:4
5
孙丕,何丽一.
丹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RP——HPLC测定法[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A01):218-220.
被引量:5
6
黄熙,臧益民.
丹参酮ⅡA磺酸钠心血管药理[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1):9-12.
被引量:66
7
赵燕,江文,侯京武,赵保路,忻文娟.
钙过负荷和丹参酮对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5,27(6):610-615.
被引量:28
8
张文军,包晓峰,王秀凤,徐铭渔,钱振淮.
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c-myc基因表达[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6,4(1):45-47.
被引量:43
9
陈惠仁.
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实验方法学的研究进展[J]
.白血病,1996,5(1):56-59.
被引量:4
10
陶军,王舟琪,刘桥义,方国新.
丹参酮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5):202-204.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
359
1
赵全如,谢晓燕.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21(1):57-59.
被引量:77
2
周玮莎,张超,郭金彪,郭欢芳,张春艳.
丹参川芎嗪联合激素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1):61-61.
3
任志强,易运辉,郭利民.
4种心血管药物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88-89.
被引量:6
4
王东明,王舒然.
丹参针剂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
被引量:6
5
郝曦东,吕炜锋,奚涛,姚文兵.
丹参酮IIA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2007,14(3):201-204.
被引量:1
6
刘庆艳,谢明艳,马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得健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5):706-707.
被引量:1
7
曹珍,温春秀,赵建成,田伟,刘铭,周巧梅,谢晓亮.
不同种质丹参的药材有效成分比较[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4):20-22.
被引量:6
8
王玉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心通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5):29-30.
被引量:3
9
马晓蕾,康琛,李曼玲.
丹参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118-122.
被引量:5
10
潘勇军,李晓勇,杨光田.
丹参酮ⅡA对增殖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2):133-135.
被引量:12
1
张宇霞,朱智甲,张晗,田欣欣,王改香.
丹参制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
.分析科学学报,2013,29(1):121-123.
被引量:2
2
王建佳,王永江,胡广利.
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实验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3-3.
被引量:1
3
郑萍,谢笑天,孟东华,王永生,曾福永,刘凤琼.
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A的提取及质量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50-52.
被引量:8
4
杜坤.
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J]
.中国科技博览,2013(27):265-265.
被引量:1
5
张友九,朱南康,王春雷.
丹参制剂改善辐射硫化胶膜抗老化性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2,20(1):35-39.
被引量:2
6
颜再荣,吴立传,杨淑英,余爱芳,陈立班.
新型聚醚的合成与表征[J]
.广州化学,2002,27(3):14-17.
7
张新荔,井新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9,26(4):74-80.
被引量:1
8
华峰君,杨玉良,何军坡,刘兵,胡春圃.
多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g-聚苯乙烯的合成研究(英文)[J]
.合成橡胶工业,2000,23(1):49-49.
被引量:1
9
黄喜茹,曹冬,樊淑彦,侯海妮.
NaNO_2-Al(NO_3)_3显色测定丹参及其制剂中水溶性酚酸总量[J]
.化学试剂,2005,27(12):745-746.
被引量:14
10
吴婧,孙素琴,周群,郁露.
丹参配方颗粒红外无损快速分析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8):1535-1538.
被引量:20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