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综述储层微构造概念、模式、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构造因素不再是大中型构造而是储层微构造。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了微构造的概念、分类、模式、研究方法及其驱油机理等问题,并从油井生产、剩余油分布、"稳油控水"三个方面介绍了储层微构造的研究意义。
作者
任燕飞
机构地区
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微构造
剩余油
油井生产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林承焰.剩余油形成与分布[Z].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27-30.
2
李兴国.油层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以胜坨、孤岛油田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14(2):53-59.
3
王思文,张竹林,王会东.
临盘油田大芦家东二段微构造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11):142-142.
被引量:2
4
李兴国.
油层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机理研究[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25(2):285-288.
被引量:18
5
何善斌,张荣彬,王轶平,余秋华,郭玮.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微型构造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5):117-119.
被引量:3
6
郭平,冉新权,徐艳梅等.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Z].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4-18.
7
侯建国,高建,张志龙,梅成义.
五号桩油田桩74断块特低渗砂岩油藏微构造模式及其开发特征[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1-5.
被引量:8
8
王岩.
微构造的地球物理识别技术[J]
.内江科技,2004,25(4):48-48.
被引量:2
9
李新红,王萍,胡景双,王娟茹.
高集油田微构造特征及成因类型分析[J]
.复杂油气藏,2009,2(2):16-19.
被引量:8
10
孟庆新,白雪松,辛世伟,王桂芳.
欧利坨子微构造成因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J]
.科技信息,2009(14):67-6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李兴国.
对油层微型构造的补充说明[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1):82-90.
被引量:38
2
冯建伟,杨少春,杨兆林.
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J]
.断块油气田,2005,12(1):11-13.
被引量:4
3
李兴国.
对微型构造的点滴新认识[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1):64-67.
被引量:15
4
李兴国.
油层微型构造新探[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3):80-86.
被引量:34
5
李兴国.油层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14(2):53-69.
6
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三[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03-106.
7
李兴国.油层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14(2):53-59.
8
许建红,钱俪丹,库尔班.
储层非均质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J]
.断块油气田,2007,14(5):29-31.
被引量:35
9
李兴国.油层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以胜坨、孤岛油田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02).
10
李兴国.
油层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机理研究[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25(2):285-288.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47
1
王伟,曹刚,黄旭.
东辛油田营8断块油藏精细构造解释和剩余油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3):52-55.
被引量:4
2
王利凯.
永安油田永66块油藏精细开发地质研究及效果[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5):124-127.
被引量:1
3
步楠.
改善芳507区块开发效果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4):128-128.
4
侯建国,高建,张志龙,梅成义.
五号桩油田桩74断块特低渗砂岩油藏微构造模式及其开发特征[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1-5.
被引量:8
5
章凤奇,陈清华,陈汉林.
储集层微型构造作图新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5):91-93.
被引量:9
6
杨春,王燕,王波.
鄯善油田西Ⅱ区微构造分析[J]
.吐哈油气,2006,11(1):20-23.
7
郭新.
复杂岩性油藏储层微型构造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6,13(3):29-31.
被引量:3
8
向光芹,陈恭洋,吴东胜.
温西一区块微构造图的编制及其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3):35-37.
9
黄辉,范玉平,孙立旭.
“动静结合法”在剩余油定量分布中的应用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2006,28(6):35-38.
被引量:9
10
高建,侯加根,林承焰,焦巧平.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块评价[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1):13-18.
被引量:20
1
崔明明,顾畛逵,侯乾.
微构造分析方法在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2014(15):165-165.
被引量:2
2
李晓霞.
储层微构造精细描述技术研究[J]
.内江科技,2013,34(5):19-19.
被引量:1
3
王思文,张竹林,王会东.
临盘油田大芦家东二段微构造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11):142-142.
被引量:2
4
印度政府研究天然气生产7年免税政策[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1):94-94.
5
王纪祥,戴启德,陈永红.
临盘油田盘二断块沙三下微构造研究[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9(4):13-17.
被引量:8
6
徐春华,侯加根,杨玉珍,邓强,唐衔.
用微构造分析的方法精细表征油藏[J]
.地质学刊,2011,35(4):369-374.
被引量:4
7
张金良,李发荣.
近井地带对油井生产能力的影响[J]
.国外油田工程,2005,21(8):17-18.
被引量:2
8
李兴国,李乃信.
广利油田莱1、莱36断块微型构造与油井生产关系的研究[J]
.油气采收率技术,1997,4(2):42-47.
被引量:3
9
刘东舟,彭晓蕾,刘立,于淼,徐思萌.
幔源CO_2充注驱油机理——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为例[J]
.世界地质,2015,34(1):142-147.
被引量:1
10
张凤歧.
拖拉器在水平井中的生产测井工艺及应用[J]
.石油仪器,2006,20(5):92-93.
被引量:7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