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伦理学教科书的编纂及其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末中国伦理学学科产生之初,与新式学堂教育相适应的伦理学教科书的编纂是学科发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以引进为主到中国学者自主编纂,反映了伦理学学科本土化的过程。在中国伦理学发展早期,尽管伦理学教科书的编纂中面临专业人才匮乏、政治制度束缚等困境,但它对于中国伦理学发展的学科化、理论化、系统化,以及道德观念和伦理学理论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
赵清文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伦理学
教科书
清末
学科建设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学部.制饬各省提学使禁用麦译中等伦理学文[J].学部官报,1908,(66).
2
蔡元培.《中等教育伦理学》序[A].[日]元良勇次郎.中等教育伦理学[M].麦鼎华,译.上海:广智书局,1906.
3
梁启超.新民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4-156.
5
李喜所.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三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6
黄兴涛,曾建立.
清末新式学堂的伦理教育与伦理教科书探论--兼论现代伦理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J]
.清史研究,2008(1):51-72.
被引量:15
7
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
魏光焘.前闽浙总督魏奏筹款派送学生赴日本学习师范专科并请编发教科书折[J].东方杂志,1905,(3).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刘师培.《伦理教科书》[A]..《刘申叔先生遗书》[C].,.第2026页.
2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出版.
3
陈独秀.《新教育是什么?》[J].新青年,1921,8.
4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第911页.
5
《刘师培全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370页
6
花之安.《泰西学校论略》,见《泰西学校·教化议合刻》,上海商务印书馆,1897年版,第5-6页.
7
陈湘帆.《中华基督教教育会成立之经过》,转引自陈学洵.《中国近代教育史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105页.
8
Technical Terms: English and Chinese. Shanghai. 1904,P. 157.
9
1847年麦都思编.《英汉词典》.
10
1867年罗存德编.《英汉词典》.
共引文献
120
1
俞政.
严复和梁启超自由思想的几点比较[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105-109.
被引量:1
2
米华.
从“复古求解放”到“中西融合”造新民——兼论毛泽东早年的国民性改造思想[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33-137.
被引量:1
3
范玉红.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思潮与图书馆观念的迁变[J]
.图书与情报,2005(3):12-15.
被引量:8
4
徐大军.
南开新剧运动的社会教育意识[J]
.艺术百家,2005,21(4):42-45.
被引量:2
5
易振龙,易振波.
清末改造国民体质思潮初探[J]
.历史教学问题,2006(1):71-74.
6
范玉红.
民初社会教育思潮中的图书馆[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111-112.
7
杜灵来.
我国公德建设的历史与文化困境探略[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81-84.
8
毛艳.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分期问题[J]
.思想战线,2006,32(5):6-12.
9
肖北庚.
论法治政府之外在规定性[J]
.河北法学,2007,25(2):14-18.
被引量:8
10
刘良华.
人的素质与身体教育学[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9A):41-45.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14
1
刘立德.
儒家修身理论与近代修身课本[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6):71-79.
被引量:6
2
齐国华.
论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蔡氏《中学修身教科书》评析[J]
.史林,1994(3):40-46.
被引量:2
3
毕苑.
经学教育的淡出与近代知识体系的转移:以修身和国语教科书为中心的分析[J]
.人文杂志,2007(2):141-149.
被引量:11
4
黄书光.
“中体西用”价值选择与清末学堂德育探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5):25-30.
被引量:2
5
石鸥,吴小鸥.
中国现代教科书之萌芽——南洋公学的《(新订)蒙学课本》[J]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1):4-7.
被引量:5
6
黄兴涛,曾建立.
清末新式学堂的伦理教育与伦理教科书探论--兼论现代伦理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J]
.清史研究,2008(1):51-72.
被引量:15
7
黄书光.
价值重估与民国初年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深层变革[J]
.教育学报,2008,4(4):73-79.
被引量:6
8
王小静.
试论蔡元培的社会道德思想——以《(订正)中学修身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7):84-87.
被引量:2
9
夏晓虹.
《蒙学课本》中的旧学新知[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4):39-56.
被引量:14
10
袁洪亮.
国民性改造视野下的德育新思路——论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的德育思想[J]
.中国德育,2010,5(9):7-1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刘超.
清末民初中小学伦理教科书研究综述[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1):136-140.
2
黄楠,李艳.
太行山文书所见清末伦理学讲义研究?[J]
.文教资料,2024(5):38-41.
1
张仲民.
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的译介[J]
.哲学研究,2012(9):91-94.
被引量:1
2
李春尧.
宗教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困境与前景[J]
.甘肃理论学刊,2015(2):51-55.
被引量:1
3
卢伯炜.
清末中国的“史界革命”[J]
.文史知识,2009(2):103-103.
4
张启新.
医师职业:异化的制度反省[J]
.检察风云,2010(1):11-12.
5
季芳桐.
清末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对话研究——以马联元《辩理明证语录》为考察点[J]
.云南社会科学,2016(2):130-133.
被引量:2
6
王丽杰.
温州印机 成长的烦恼[J]
.印刷经理人,2005(9):63-64.
7
冯会明,余罗玉.
论朱熹的人才思想[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0):236-238.
8
熊文.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研究述评[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6):772-776.
被引量:3
9
姚传德.
清末中国政体模式与现代化进程——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评析[J]
.社会科学辑刊,1999(2):104-108.
10
陈发兰,年四华.
重视农村女青年成才问题的调查[J]
.组织人事学研究,2008(5):37-38.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