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其治疗及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共有七例住院病人资料,分析他们的临床症状、体征、血象、重要的生化指标、治疗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患者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主要的症状有发热、乏力、胃肠道、呼吸道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也可见到,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是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多器官受累常见,表现为血清ALT\AST\CK升高及蛋白尿,所有病人均在农村并有野外活动史,年龄均在50岁以上。多数病人无明确蜱虫叮咬史,无特效疗法,经对症处理,多数病人预后好。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于病原体检测,对症处理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能改善预后,可能存在蜱虫叮咬以外的感染方式。
作者 刘丹丹 孙光
出处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22期183-184,共2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8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08.
  • 2Zhang L, Liu Y, Ni D, et al.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in China. JAMA, 2008,300: 2263- 2270.
  •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2010-10-8].http://www.moh.gov.cn/publict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yjbgs/s8348/201010/49272.htm.
  • 4Yu XJ, Liang MF, Zhang SY, et al.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 N Engl J Med,2011, 364 : 1523-1532.
  •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S/OL].[2010-10-8].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mles/mohws)abgs/s8348/201010/49272.htm.
  • 6Zhang L, Liu Y, Ni D, et al.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in China. JAMA ,2008 ,300 : 2263 -2270.
  • 7张丽娟.中国立克次体病监测及防治现状与展望[J].疾病监测,2007,22(9):577-579. 被引量:42
  • 8王贵强,张丽娟.对不明原因发热者要考虑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8):644-64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37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