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的两种乌托邦式的解读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一方面对乌托邦主义做出了深刻批判,另一方面又在其历史进步观中对共产主义憧憬展望,肯定了历史上一些乌托邦思想的积极意义。世纪极富创造性的两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布洛赫(ErnstBloch,1885—1977)和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从人本主义出发,对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进行了乌托邦视角的解读。布洛赫把宗教的“弥赛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提出“具体的乌托邦”;马尔库塞则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应用于社会现实领域,规划了以“爱欲解放”为前提的新的社会主义。两者尽管从不同方面肯定了乌托邦功能的重要意义,但却因忽视历史的作用而无法找到达成目标的适当手段,违背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宗旨。
作者 郭郁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30,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贺来.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J].学术月刊,1997,29(9):16-21. 被引量:17
  • 2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1):123-131. 被引量:39
  • 3Karl Korsch, Three Essays on Marxism,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2, p. 33.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1,笫616页,第616页.
  • 5[Enrst Bloch, A Philosophy of the Futue, Herder and Herder, 1970, p. 90.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2、10、12、10、10、11、18-19、323、324、308、306、200页.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 8莫尔特曼.《在与恩斯特·布洛赫的谈话中》,凯瑟出版社,1976,第73页.
  • 9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 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 & Stephen Plaice & Paul Knight, The MIT Press, 1986, p. 12.
  • 10H. Marcuse, Five Lectures, Beacon Press, 1970, p. 62.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8,551.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t人民出版社,1972.32,17,40,35,72,49,25.
  • 3[德]阿多尔诺 张峰译.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3..
  • 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5秦晖.《告别强制》.《南方周末》,1998年11月6日.
  • 6新周刊双周刊,1998,11.
  • 7[苏]阿·鲁·约安尼相.《傅立叶传》.汪裕荪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8页,第41页.
  • 8《什么是合作社》.《中国合作新报》,“合作论坛”,1999年4月7日.
  • 9Bloch Ernst, The priciple of hop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6, P7.
  • 10Bloch Ernst, The priciple of hop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6, P3-4.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