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历史诗学:中国当代小说的一种文学叙述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史诗学"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具有不同于西方文论之新特质。"历史"在历经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新世纪历史小说演绎后,逐步解决了历史真实与人性真实、题材与方法、价值立场与意识形态的对接问题。小说叙事中力图建构的历史诗学,更多地表现为不同的作家依据一定的历史观念、文本风格和修辞方式书写社会各个生活层面历史的一种文学叙述法,这种文学叙述法及其建构将跟随小说的发展持续下去。
作者
马越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求索》
CSSCI
2013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历史诗学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叙述法
民间立场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顾成华.
新历史主义叙事下的新世纪初文学[J]
.兰州学刊,2012(11):201-203.
被引量:2
2
迟子建,郭力.
迟子建与新时期文学——现代文明的伤怀者[J]
.南方文坛,2008(1):58-64.
被引量:91
3
方守金,迟子建.
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J]
.文艺评论,2001(3):80-86.
被引量:157
4
王岳川.
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23-31.
被引量:74
5
於可训.
主持人语[J]
.小说评论,2002(5):39-40.
被引量:1
6
朱崇科.
论卢卡奇和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叙述关涉[J]
.求索,2006(9):195-19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吴学丽,李秀金.
新历史主义的元历史叙事[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1):34-38.
被引量:2
2
王雄.
召唤伟大的叙事时代——论青年卢卡奇的《小说理论》[J]
.外国文学评论,1997(1):14-24.
被引量:6
3
赵文.
早期卢卡奇的小说类型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32-38.
被引量:3
4
张亮.《卢卡奇早期文选》[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巴赫金著 白春仁 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88年.第66页.
6
巴赫金著,白春仁,晓河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7
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61页.
8
[美]E.巴尔.<乔治·卢卡契的思想>.《关于卢卡契哲学、美学思想论文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59—124页.
9
卢卡奇著,杨衡达编译,丘为君校订.《小说理论》.Die Theorie Des Romans.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10
[英]盖欧尔格·里希特海姆(GEORGE LICHTHEIM)著,王少军晓莎译.《卢卡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二刷.第17,38页.
共引文献
305
1
陈佳.
浅谈迟子建小说的儿童形象[J]
.作家天地,2020(23):1-2.
被引量:1
2
韩旭东.
“北美—南洋”文物考古与华人国族观——从《甲骨时光》、《鱼骸》、《刻背》的甲骨卜辞谈起[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2):38-46.
被引量:1
3
曹立波.
“文史互证”何以可能——以百年红学为例的考察[J]
.文学评论,2021(2):34-41.
被引量:8
4
顾津荣.
生命本位、个体记忆与家国意识——《喝汤的声音》与当代民族文学的景观塑造[J]
.文艺论坛,2024(2):71-77.
5
黄庆辉.
解码历史话语,重构历史叙事——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藻海无边》[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53-154.
被引量:1
6
张龄月.
迟子建小说的叙事视角及其修辞语言分析——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1):61-63.
被引量:1
7
梁轩,孙文豪.
家国群像:新历史主义叙事转向下《国家相册》的政府形象建构[J]
.北方传媒研究,2020(6):48-52.
8
郑艳.
许仙:落难的男主角——《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形态学分析[J]
.中国文化论衡,2020(2):112-122.
9
费虹.
迟子建乡土情结的成因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0-24.
被引量:1
10
蒋忠波.
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及其对建设中国文化诗学的意义[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0-55.
1
祝冰.
浅析白先勇《台北人》的表现手法[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8(11):36-36.
被引量:1
2
卞智洪.
论人物态度——塑造人物的一把钥匙[J]
.中国电视,2016(3):36-40.
被引量:3
3
邓嗣明.
带叙:叙述的审美化表达[J]
.阅读与写作,2002(3):17-18.
4
佟超.
论鲁迅小说的悲剧性[J]
.文学教育,2009(1):66-67.
5
段明良.
将真的自己整个的表现——评石评梅小说的艺术特色[J]
.唐都学刊,1988,4(3):72-75.
6
杨俊华.
论台湾女作家琦君散文的叙述法[J]
.广东社会科学,2005(6):143-147.
被引量:3
7
张若西.
“熊”:呼唤自然意识和社会道德——威廉·福克纳《熊》的主人公解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1):53-55.
被引量:4
8
鲁迅的叙述法[J]
.鲁迅研究动态,1987(3):58-59.
9
黄冠南.
中西古典悲剧异同之浅见[J]
.艺苑,2009(4):64-64.
10
龚金平.
“创伤”与“执着”——张爱玲小说中神经病症候人物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41-44.
求索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