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文性理论为翻译解构和重构过程的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指导。本文根据邵志洪(2010)的互文性分类方法,提出了"互文翻译三阶段"模式,以Liberalism的朱曾汶译本和笔者重译的平行文本为语料,对比两个中文译本处理原文互文符号时的差异和效果,以说明互文符号的识别、解释和语境重构对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7,107,共6页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基金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第三批外汉翻译教学研究基金"项目(WHFYJXYJJJ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