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江南现象”(续)
出处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1-122,共2页
Huazhong Architecture
二级参考文献26
-
1张仲礼 胡平.近代市场与沿江发展战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340.
-
2陈正书.试论上海近代工业中心的形成.上海史研究(三)[M].-,1988.234-235.
-
3上海社会科学学会联合.浦东开发与长江流域协调发展研究[M].-,1992.71.
-
4G.W.Skinner 王旭译.中华封建社会晚期的城市研究[M].吉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4.
-
5汤可可 胡平.近代市场与沿江发展战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129.
-
6张仲礼,近代市场与沿江发展战略,1996年,340页
-
7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1996年,102页
-
8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1996年,104页
-
9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1996年,115页
-
10汤可可,近代市场与沿江发展战略,1996年,129页
共引文献15
-
1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4(4):90-122. 被引量:26
-
2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66-69. 被引量:58
-
3徐永健,许学强,阎小培.中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例[J].人文地理,2000,15(2):19-23. 被引量:32
-
4陈建新,邓泽辉.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城镇历史沿革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24-31. 被引量:1
-
5李加林,许继琴,李伟芳,刘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4):437-447. 被引量:149
-
6杨勇,高汝熹.都市圈发展要素分析[J].求索,2007(3):4-6. 被引量:6
-
7杨勇,高汝熹,罗守贵.都市圈形成的基本要素[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5006-5008. 被引量:9
-
8竺建新.论南宋文化对南宋文学的影响[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4):102-105. 被引量:1
-
9汪海.构造以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为主框架的长江三角洲巨大都市带[J].中国软科学,2009(2):59-70. 被引量:4
-
10陈伟,肖丽群,吴群.长三角地区耕地非农流转适宜性评价及管制分区初步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6):79-84. 被引量:5
-
1武廷海.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江南现象”[J].华中建筑,2000,18(3):122-123. 被引量:11
-
2赵龙翔.昆明市沿革及其城镇体系发展方向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2(4):78-84.
-
3李莎.宁波见闻[J].对外大传播,2001,9(10):24-25.
-
4肖万春.世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与我国城镇化的定位[J].小城镇建设,2003,21(10):36-37. 被引量:5
-
5夏政.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规划路径分析[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09(2):31-32.
-
6石玉庆.江南城市滨水景观意象探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7):55-60.
-
7李景国.城市化:现代化必经之路[J].中州建设,2003(12):12-16.
-
8沈洁,邹军.加快江苏省中等城市发展的思路和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2004,19(3):50-52. 被引量:2
-
9金文.翻开节能环保的新篇章 2013年全国塑料门窗行业年会召开[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5):32-33.
-
10陈晖.用文化引领企业长青发展[J].中国商人,2013(1):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