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省昆”版《南柯梦》的改编
摘要
明人王思任(1574—1646)在批点《牡丹亭》时指出玉茗堂诸作之“立证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以“诸色皆空,万法惟识”为主题的《南柯梦》自1600年问世以来,四自‘余年问从未见有“全本”演出的确切记录,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4,共6页
参考文献9
-
1明·王恩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49页.
-
2邓绍基.由《牡丹亭》的传播看戏曲改编与演剧通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1):172-175. 被引量:8
-
3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
4明·汤若士撰,明·臧晋叔订.《玉茗堂四种传奇》,金阊书业堂藏版,清乾隆廿六年重锈,国家图书馆藏.
-
5《“传”字辈戏目单》,见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第199页.
-
6明·王骥德.《曲律》,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96页.
-
7清·李渔.《闲情偶寄》,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244页.
-
8明·汤显祖.《答吕姜山》.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2页.
-
9明·汤显祖.《答孙俟居》,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2页.
二级参考文献18
-
1吴梅.《读曲记·玉茗堂还魂记(一)》.《吴梅全集》理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45页.
-
2茅暎.《题(牡丹亭记)》、《凡例》.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1225页.
-
3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暖红室刊重刊清晖阁原本《牡丹亭》卷首叙,第4页.
-
4冯梦龙.《风流梦小引》.《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传奇》,《墨憨斋定本传奇》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影印明刊墨憨斋传奇本,卷首叙,第3页.
-
5冯梦龙.《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传奇》第三十七出"皇恩赐庆"下场诗.《墨憨斋定本传奇》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影印明刊墨憨斋传奇本,卷下,第68页.
-
6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71页.
-
7吴梅.《瞿安读曲记》.《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424页.
-
8王骥德.《曲律》卷三《论剧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37页.
-
9李渔.《闲情偶寄》卷四《演习部·变调第二·缩长为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77页.
-
10徐朔方点校.《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前言",第24页.
共引文献14
-
1王瑜瑜.中国古代目录与戏曲文体地位的变迁[J].四川戏剧,2011(2):66-70. 被引量:3
-
2曾琪,黄建荣.新世纪《牡丹亭》传播研究述评[J].四川戏剧,2011(2):71-74.
-
3黄仕忠,陈旭耀.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J].闽江学院学报,2012,33(6):44-47. 被引量:2
-
4邹自振,董瑞兰.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述评[J].闽江学院学报,2012,33(6):53-56. 被引量:1
-
5李雪萍,黄振林.论北曲声律体系的成熟与文人对民间腔调的矛盾心态[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129-134. 被引量:1
-
6刘铁.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J].戏曲研究,2018(2):243-262. 被引量:1
-
7马磊.筝歌史略[J].中国音乐,2015(1):153-156. 被引量:1
-
8刘志宏.昆曲《牡丹亭》舞台搬演传递的文化生态意义[J].戏曲艺术,2016,37(1):122-125.
-
9王耀华.泉州南音曲牌【绵答絮】考[J].中国音乐学,2016(3):105-118. 被引量:1
-
10田雯.以舞台演出为旨归——明清戏曲之剧本改编方法论[J].四川戏剧,2018(1):61-66.
-
1赵山林.关于汤显祖“四梦”的评价问题[J].戏剧艺术,2003(3):60-65.
-
2熊芳.一点情千场影戏——《南柯梦》案头与舞台杂记[J].戏剧之家,2016(18):270-270.
-
3程建忠.汤显祖笔下的“情”[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2-33. 被引量:2
-
4吴祖光.睡与梦[J].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2010(2):15-15.
-
5王琦.自古英雄出少年[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11):70-71.
-
6张燕瑾.《邯郸记》评议[J].戏曲研究,2007(1):12-21. 被引量:1
-
7何玉人.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J].中华戏曲,2006(2):115-131.
-
8曹树钧.《紫钗记》改编的艺术特色[J].上海戏剧,2009(3):45-47.
-
9周伶芝.先有诸色才见空 回望纯粹简约的美——专访《南柯梦》导演王嘉明[J].戏剧文学,2013(12):15-17.
-
10段庸生.《紫箫记》与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道路[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