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思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主体间性理论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其自身所特有的人学理念和品质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在主体间性视角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在于大众化宣教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主体—主体"交往模式下的交流与对话。转向大众化宣教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主体间性研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价值需求和外在传播境遇的需要。生成大众化宣教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主体间性则需要通过培育大众化主体的交往资质、营造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构建双向互动的交往平台和开展回归生活世界的交往实践等途径来实现。
作者 董昕 王光森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99,共5页 Expanding Horizon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1JD710023)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1]137号) 河海大学专项资助项目(2011B1261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问[M].北京:三联书店,1999:237.
  • 3郭英,刘宪俊.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8):11-15. 被引量:30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5熊建生,张振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意蕴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34-39. 被引量:4
  • 6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8加埃塔塔·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52.
  • 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二级参考文献20

  • 1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 2.列宁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 3.毛泽东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0.
  • 4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
  • 5北京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3.3.22.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脚注1).
  •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83,255.
  •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2.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598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