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乙未内渡与台湾士绅制度的破坏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甲午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中断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内地化"进程。1895年台湾沦日,一批台湾士绅激于民族大义,纷纷内渡祖国,此为"乙未内渡"。关于"乙未内渡",研究者大多着眼于内渡士绅的民族气节等因素。本文从士绅研究角度出发,得出日本侵台后推行严苛的殖民制度,造成传统士绅制度破坏,对台湾菁英阶层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遂内渡大陆寻找制度慰藉和发展机遇,由此为"乙未内渡"找到一个新的制度性解释。
作者
郭权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102,共6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乙未内渡
台湾士绅制度
分类号
K295.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郭权.
从《后苏龛合集》看施士洁对台湾地方事务的介入[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2(6):71-81.
被引量:2
2
徐祖澜.
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J]
.法学家,2010(6):111-127.
被引量:62
3
刘丽君.
日本对台湾的经济掠夺及其后果(1895—1945)[J]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6):53-5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王先明,常书红.
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J]
.史学月刊,2000(5):130-138.
被引量:51
2
张研.
试论清代的社区[J]
.清史研究,1997(2):1-11.
被引量:14
3
郝秉键.
试论绅权[J]
.清史研究,1997(2):22-35.
被引量:25
4
郝秉键.
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J]
.清史研究,2004(4):94-111.
被引量:26
5
周安平.
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J]
.法学,2002(10):15-22.
被引量:108
6
高寿仙.《晚明的地方精英与乡村控制》,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7-250页.
7
[日]寺田隆信.《关于"乡绅"》,载《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113页.
8
清·石成金.《官绅约》,载清·周炳麟.《公门劝惩录:附录》,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第8页.
9
[日]奥崎裕司.《中国乡绅地主之研究》.《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页.
10
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
共引文献
64
1
孟辉.
略析资源视角下清代司法“下县”的载体与路径——基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增订本)研读的理论激发[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80-88.
2
刘广登.
新乡贤组织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功能及行动逻辑[J]
.民间法,2021(3):239-251.
3
孔凡义,肖丽丽.
乡贤参与乡村社会矛盾化解:模式、策略和优化路径[J]
.中国农村研究,2023(2):75-90.
4
张中奎.
古代苗疆乡村社会内部双重自治制度研究——基于清代以降首寨制度的考察[J]
.贵州社会科学,2024(2):112-117.
5
姚珂琦,刘云.
"互联网+"视域下皖西南地区乡贤文化发展调研报告[J]
.人文之友,2019,0(20):10-12.
6
荆月新.
体制内之殇——论近代地方自治对绅权的损害[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15(5):45-52.
被引量:2
7
张羽净,吴超.
近二十年来国内明清士绅研究综述[J]
.阴山学刊,2014,27(1):73-79.
被引量:4
8
郑少飞.
新乡绅在民间纠纷解决中的困境与路径[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30(6):115-121.
被引量:1
9
徐祖澜.
清末民初国家权力与绅权关系的历史嬗变 以乡村自治为背景的考察[J]
.中外法学,2014,26(3):601-617.
被引量:11
10
施由明.
清代江西乡绅与乡村社会治理[J]
.中国农史,2015,34(2):104-11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4
1
桑兵.
甲午战后台湾内渡官绅与庚子勤工运动[J]
.历史研究,1995(6):76-86.
被引量:9
2
周翔鹤.
从水利事业看清代宜兰的社会领导阶层与家族兴起[J]
.台湾研究集刊,1998(1):62-70.
被引量:2
3
王政尧.
试析台湾各阶层对马关签约的反响──兼议徐骧之历史功绩[J]
.清史研究,1998(4):73-81.
被引量:3
4
廖伟章.
关于丘逢甲在台湾抗日的评价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4):72-74.
被引量:3
5
罗志田.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
.中国社会科学,2006(1):191-204.
被引量:118
6
鲍焱.
公车上书第一人——宜春知县汪春源事迹考略[J]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1):109-112.
被引量:2
7
陈名实.
甲午战争后台湾儒生的政治认同[J]
.教育评论,2011(1):129-132.
被引量:2
8
纪志霞.
清代台湾的教育及其影响[J]
.现代台湾研究,2000(1):71-74.
被引量:1
9
张晓辉,付祥喜.
丘逢甲离台内渡新考[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60-65.
被引量:4
10
庄小芳.
略论台湾诗人林朝崧内渡泉州的历程及心境[J]
.闽台文化研究,2014(4):96-10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顾建娣.
改隶之悲:乙未割台后台籍士子的选择(1895—1897)[J]
.台湾历史研究,2022(1):38-51.
被引量:2
2
廖大伟,龚赫.
从《水竹居主人日记》看日据时期台湾乡村绅权问题[J]
.晋阳学刊,2019(1):63-6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郝幸艳.
2022年内地学界中国台湾史研究综述[J]
.台湾历史研究,2023(2):103-110.
被引量:1
2
刘江,文茂群.
2022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耕与突破——以复印报刊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
.学术研究,2023(7):130-142.
1
倪蛟.
《马关条约》签订前后台湾士绅阶层动向初探[J]
.广西社会科学,2002(6):185-186.
被引量:2
2
李跃乾.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风俗变革——以断发放足为例[J]
.求索,2007(2):213-215.
被引量:4
3
惠翔宇.
乙未保台斗争和台湾民主国的成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7):5-7.
4
邱普艳.
西属菲律宾殖民制度研究回顾[J]
.南洋问题研究,2011(3):93-100.
被引量:1
5
李亚平.
英国统治下香港“政制”与港督杨慕琦的“政改方案”[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4):1-5.
6
王结华,何未艾.
永嘉移民与镇江[J]
.东南文化,2005(1):37-41.
7
韩琦.
西属拉美历史上的委托监护制[J]
.史学月刊,1991(4):82-87.
被引量:1
8
翟象乾.
法国侵占下的阿尔及利亚(一八三○——一九五七)[J]
.历史研究,1958(6):17-35.
9
万军.
奇勋伟伐复金瓯——清政府复台始末[J]
.决策与信息,2004(6):50-51.
10
沈潜.
江南社会与翁同龢的乡居生活(1872—1874)[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44-50.
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