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速溶六堡茶的不同生产工艺及其品质测定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对六堡茶进行提取分离并将其制成速溶茶粉,通过对茶粉感官指标评审和理化成分分析研究生产工艺对茶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的速溶六堡茶粉的生产工艺。最优的速溶六堡茶粉提取工艺为原茶按照1:8的料液比例,60℃的水温2次浸提,采用膜浓缩与冷冻干燥相结合的制取工艺。所制得的速溶六堡茶得率较高,且基本保持了原茶风味。
作者
黄秋伟
黄惠芳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关键词
六堡茶
生产工艺
速溶
品质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1
沈放,路斌,仝向荣,杨黎江.
生产工艺对速溶普洱茶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3):32-34.
被引量:7
2
肖文军,刘仲华,龚志华.
茶叶深加工中膜法浓缩技术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2006,26(1):55-60.
被引量:15
3
龚志华,李丽,陈大海,童奇,邓克尼,肖文军.
绿茶无热浸提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5):558-560.
被引量:8
4
刘江平,金心怡,郝志龙,于国锋.
速溶茶生产工艺技术及中试设备选型[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0,28(4):57-60.
被引量:2
5
罗龙新.
速溶茶和茶饮料生产中香气的损失及改善技术[J]
.中国茶叶,2006,28(6):12-14.
被引量:23
6
孙艳娟,张士康,朱跃进,王彬,李大伟.
膜技术结合冷冻干燥制备速溶茶的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9(3):13-15.
被引量:13
7
高学玲,岳鹏翔,谢苏平,张艺蓉.
纳滤膜浓缩乌龙茶提取液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1,21(2):112-115.
被引量:8
8
岳鹏翔.
咖啡碱含量对速溶茶浊度的影响[J]
.饮料工业,1999,2(2):31-34.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于欣洋,岳鹏翔,黄志龙,岳文杰,袁弟顺.
茶浓缩液浓缩方法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9,32(2):4-5.
被引量:9
2
王华夫.
用反渗透法浓缩茶汁的研究[J]
.茶叶科学,1991,11(2):171-172.
被引量:19
3
陈继英,郭嘉林,张存彦,王成港,王春龙.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4,35(10).
被引量:66
4
邵宛芳,蔡新,杨树人,袁唯.
云南普洱茶品质与化学成分关系的初步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9(1):17-22.
被引量:23
5
农绍庄,宁楠,伊霞,张婷婷.
微波萃取法生产速溶茶粉的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2):58-62.
被引量:12
6
周天山,方世辉,宁井铭,过慈妹.
陶瓷膜过滤对速溶绿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5(2):21-22.
被引量:9
7
何志礼.
速溶茶的生产工艺[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4(2):42-46.
被引量:9
8
杜琪珍,李名君,程启坤.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茶叶中的儿茶素[J]
.中国茶叶,1996,18(2):20-21.
被引量:27
9
张远志,林惠琴.
速溶茶超声波技术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2):280-282.
被引量:22
10
肖文军,刘仲华,龚志华.
茶叶深加工中膜法浓缩技术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2006,26(1):55-60.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70
1
于欣洋,岳鹏翔,黄志龙,岳文杰,袁弟顺.
茶浓缩液浓缩方法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9,32(2):4-5.
被引量:9
2
罗晓妙.
速溶竹叶保健茶的研制[J]
.林业科技开发,2004,18(4):57-58.
被引量:4
3
邱新平,单夏锋,徐健强,傅秀花,傅竹生.
速溶茶生产过程中排渣液的再利用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23(S1):134-138.
4
孙艳娟,朱跃进,张士康,李大伟.
膜分离技术在茶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茶叶科学,2010,30(S1):516-520.
被引量:3
5
许勇泉,尹军峰.
绿茶茶汤冷后浑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2010,30(S1):527-532.
被引量:11
6
周天山,方世辉,宁井铭,过慈妹.
咖啡碱对速溶绿茶冷溶性和浊度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2):54-56.
被引量:3
7
郑玉芝,程江山,赵超艺,凌彩金,唐颢,庞式.
微波提取制备速溶茶及其品质影响因素[J]
.广东茶业,2006(3):7-11.
被引量:18
8
陆建良,梁月荣,孙庆磊,王会.
蛋白质与儿茶素和咖啡因互作对模拟茶汤透光率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2006,6(4):34-40.
被引量:7
9
冯毅,唐伟强,宁方芹.
冷冻浓缩提取新鲜茶浓缩液工艺的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8):66-67.
被引量:11
10
康孟利,薛旭初,骆耀平,杨贤强.
速溶茶研究进展及前景[J]
.茶叶,2006,32(3):136-140.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38
1
王增盛,张莹,童小麟,刘仲华.
黑茶初制中茶多酚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J]
.茶叶科学,1991,11(S1):23-28.
被引量:31
2
王增盛,谭湖伟,施玲.
黑茶初制中主要含氮化合物的变化[J]
.茶叶科学,1991,11(S1):29-33.
被引量:31
3
高林瑞.
普洱茶茶色素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技,2005,28(3):35-37.
被引量:17
4
王淑华,林永强.
泡腾片的常用辅料及制备方法[J]
.食品与药品,2006,8(03A):70-72.
被引量:58
5
王宁,陈雪峰,王锐平.
茶饮料泡腾片的加工工艺[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3):151-153.
被引量:24
6
何志强.
弘扬六堡茶文化 做强六堡茶产业[J]
.中国茶叶,2007,29(4):32-32.
被引量:27
7
陈科聪,赖健.
藤茶保健挂面的研制[J]
.粮油加工,2007(10):106-107.
被引量:5
8
宿迷菊,毛志方,施海根,李大伟.
抹茶泡腾片的研制[J]
.中国茶叶加工,2009(3):16-19.
被引量:15
9
刘湄,方元超.
茶叶陈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9,20(5):3-6.
被引量:11
10
弓志青,王文亮.
固体饮料加工方法及性质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12):36-39.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3
1
蒋桂文.
不同贮存环境对六堡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4):282-283.
被引量:17
2
左小博,苏小琴,孔俊豪,杨秀芳,房升,谭蓉.
六堡黑茶浸提工艺优化及固体饮料开发[J]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1):177-182.
被引量:5
3
钟艳丽,李亚,周小雄,陈晓青,梁琳.
六堡茶发展趋势浅析——基于对茶食品开发现状的调查[J]
.广东茶业,2022(4):29-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刘素连,张锐锐,许有瑞.
罗汉果复合饮料泡腾片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20,45(1):154-160.
被引量:9
2
张均伟,侯粲,杜昱光,肖杰,郝彬秀,谢加仕,肖思思,应剑.
基于高分辨质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技术评价发酵过程对六堡茶关键品质成分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9,44(12):328-334.
被引量:8
3
刘学,刘文静,徐兴国.
黔南州古树白茶加工工艺初探[J]
.贵茶,2023(3):52-56.
被引量:2
4
李锦锋,滕翠琴,吴文亮,马士成,邱瑞瑾.
六堡茶有效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2016,10(16):93-97.
被引量:7
5
韦柳花,苏敏,罗小梅,刘初生,林国轩,覃榆茏.
六堡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260-263.
被引量:6
6
穆兵,朱荫,马士成,张悦,曹中环,于翠平,林智,吕海鹏.
六堡茶香气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J]
.食品科学,2017,38(22):169-177.
被引量:33
7
欧时昌.
化学和生物视角下六煲茶的贮藏技术研究[J]
.农技服务,2017,34(23):138-139.
被引量:1
8
张芬,温立香,彭靖茹,黄寿辉,檀业维,黄欣欣.
广西六堡茶的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18,45(3):13-16.
被引量:14
9
叶锦培,李晓丽,唐世斌,严壮洧,陈仕香,刘海梅,黄爱萍.
铝处理对六堡茶苗抗性生理和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20,52(4):112-116.
被引量:4
10
孔妮.
六堡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2020,22(4):35-37.
被引量:2
1
沈放,路斌,仝向荣,杨黎江.
生产工艺对速溶普洱茶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3):32-34.
被引量:7
2
李跃伟,孙慕芳.
不同粉碎度茶粉主要化学成分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30-32.
被引量:6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