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稻米》
2000年第6期27-28,共2页
China Rice
同被引文献21
-
1饶治祥.论专用稻米育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6(4):340-344. 被引量:3
-
2陈长利,申岳正.特种稻在我国的研究与开发[J].农牧情报研究,1994(3):2-4. 被引量:2
-
3吴爱忠,曹林奎,蔡向忠,赵则胜,陈德鑫.上农香糯香味的遗传分析[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12(1):31-34. 被引量:15
-
4应存山,钟代彬.开发特种米 丰富食文化──中国特种稻米的主要类型与开发利用[J].中国稻米,1996,2(1):24-27. 被引量:11
-
5赵则胜,蒋家云,蔡向忠,沈明泉,金浩.功能米的研究与利用[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6,14(4):236-242. 被引量:19
-
6仲维功,陈志德,杨杰,宋小禄,许济川.中国的特种稻米[J].南京农专学报,1999,15(3):30-35. 被引量:19
-
7侯向阳.南方饲料早籼稻开发前景看好[J].农村工作通讯,2000(3):44-44. 被引量:2
-
8唐为民,呼玉山.我国稻米饲用及饲料型稻米开发的前景分析[J].四川粮油科技,2000,17(2):40-42. 被引量:1
-
9马静,陈起萱,凌文华.红、黑米的保健功效研究[J].食品科学,2000,21(12):139-140. 被引量:29
-
10廖汉江.优质稻米开发存的问题及对策[J].粮食经济研究,2001(2):3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李松强,李向东,王石华,张忠林.外引黑米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11-15. 被引量:11
-
2李迪秦,刘卉林,秦建权,张运波,杨胜海,陈立军,周美兰,唐启源,彭少兵.早中晚季栽培对不同早籼稻灌浆期稻米色素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0,24(3):594-598. 被引量:3
-
3唐文帮,张桂莲,熊跃东,明兴权,丁新才,易国良.转型时期水稻育种的战略思考——发展高档优质杂交水稻[J].杂交水稻,2016,31(1):1-5. 被引量:33
-
4我国稻米生产的发展趋势[J].农村工作通讯,2003(3):37-37. 被引量:1
-
1安庆继续试验种植“高蛋白饲料稻”[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4):49-49.
-
2梁冰.安徽继续试种“高蛋白饲料稻”[J].粮油食品科技,2009,17(5):69-69.
-
3高蛋白饲料稻研究与开发成果[J].中国科技成果,2007(12):61-61.
-
4高蛋白饲料稻研究获突破[J].新农村,2007(3):45-45.
-
5青先国.高蛋白饲料稻研究与开发[J].科技导报,2000,18(3):41-43. 被引量:10
-
6安徽安庆试种“高蛋白饲料稻”[J].种业导刊,2009(4):46-46.
-
7青先国,戴魁根.湖南高蛋白饲料稻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稻米,1998,4(3):28-32. 被引量:17
-
8青先国,戴魁根.湖南高蛋白饲料稻开发的实践与展望[J].湖南农业科学,1998(3):2-4. 被引量:12
-
9周瑞庆,张石蕊,向远鸿,刘强,唐湘如.高蛋白饲料稻综合技术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6):411-414. 被引量:8
-
10刘湘虎,廖海艳,聂军.高蛋白饲料稻标准化丰产技术体系集成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4):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