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博尔赫斯诗学中梦元素的精神分析阐释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博尔赫斯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与梦有着密切的关系,做梦、写梦、谈梦是其个体存在的重要确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诗学思想。在理论上,他提出梦是一种创造、噩梦是梦之虎、作家是写梦者、文学是有引导的梦等诗学观。在实践中,他创作了许多类型的梦,如循环梦、蝴蝶梦和原型梦。这些理论和实践体现了弗洛伊德、荣格等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同时也弥补了精神分析的某些缺憾。因此,从精神分析角度阐释梦与博尔赫斯诗学,可以更好地彰显博尔赫斯诗学中梦元素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 陈博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5-89,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学巨擘博尔赫斯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2CWW03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0WWC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W25)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0

  • 1李如密.教学美的意蕴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2):13-17. 被引量:25
  • 2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 3齐泽克.偶然性、霸权与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 4拉康:《拉康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根据拉康自己的注释,此语出自列希顿伯格(Lichtenberg)的一个警句:"一个自以为是王子的疯子与一个事实上的王子没有什么不同.前者是个负性的王子,后者是个正性的王子,除去他们的正负号,他们是同类的".参见《拉康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注1.
  • 5[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 6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7.
  • 7冯聿飞译注.老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 8方勇泽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 9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 10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的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4-10-12.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