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膜覆盖对玉米制种田亲本花期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玉米制种时因父母本生育期不同需要错期播种 ,但往往使一些亲本不能选择最佳时期和墒情下种 ,造成缺苗断垄和发育不良等现象。利用地膜覆盖可以调节温湿度这一有利条件 ,分年度采用自交系模拟盖膜和制种田盖膜两种试验方案 ,从而提出利用地膜覆盖可以使父母本抽雄 (丝 )期相差在 10天内的亲本同期播种 ,但需按理论公式来确定晚熟材料盖膜时间 ,从而达到花期良好相遇之目的。
作者
孙振纲
王安乐
陈朝晖
魏国英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1-62,共2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花期调控
制种
分类号
S513.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黄明镜,晋凡生,池宝亮,陈奇恩.
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增产潜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8,13(2):25-29.
被引量:8
2
时宝玉.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0,(1):52-52.
3
陈国平.玉米的栽培[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荣铣,方志伟.
不同夜间温度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单株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4,20(6):710-715.
被引量:26
2
郭海军,董志强,林永增,李振山,李俊兰,黄国存,崔四平,潘学标.
黄萎病对棉花叶片SOD、POD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6):40-45.
被引量:24
3
梁宗锁,李新有,康绍忠.
节水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气孔导度与光合速度的关系[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1):101-105.
被引量:26
4
董树亭,高荣岐,胡昌浩,王群瑛,王空军.
玉米花粒期群体光合性能与高产潜力研究[J]
.作物学报,1997,23(3):318-325.
被引量:127
5
孙广玉,植物学报,1991年,33卷,1期,43页
6
孙广玉,邹琦,程炳嵩,王滔.
小粒大豆光合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1,24(2):57-62.
被引量:7
7
许大全,丁勇,武海.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效率日变化与光合“午睡”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2,18(3):279-284.
被引量:91
共引文献
8
1
张永玲,成自勇,肖让,张芮.
春小麦膜上灌最佳覆膜宽度和单宽流量试验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4):124-127.
2
杨俊峰,龚月桦,李生秀.
旱地小麦覆膜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5):79-82.
被引量:10
3
沈强云,许志斌,张宁文,王承莲.
春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技术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1999(1):1-4.
被引量:2
4
张建福,戴景瑞.
基因工程固氮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J]
.玉米科学,1999,7(2):67-70.
5
黄明镜,晋凡生,池宝亮,陈奇恩.
地膜覆盖条件下旱地冬小麦的耗水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2):20-23.
被引量:25
6
何文高,甄安忠,潘文杰,陈伟,孟玉山,宗学凤,王三根.
不同栽培模式对云烟87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492-498.
被引量:11
7
孙振纲,王安乐,陈朝晖,魏国英.
地膜覆盖对制种田玉米花期调节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1,16(3):28-30.
被引量:1
8
叶玉莲,封涌涛,徐佳星,张润泽,胡昌录,雷同,张树兰.
黄土高原南部地膜覆盖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20,29(9):1325-133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0
1
刘海军,于佩锋.
玉米制种基地种子发芽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7,16(3):13-14.
被引量:1
2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阎孝贡,郭金瑞,胡景龙.
杂交玉米制种田施肥技术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4):31-34.
被引量:5
3
寻淑娟,马洪申,周世平,聂亮.
浅析玉米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及调控与补救措施[J]
.玉米科学,2004,12(z1):62-63.
被引量:7
4
韩家洪,王国庆,张志辉,王登齐,王桂华.
大灾之年玉米制种保全苗关键措施总结[J]
.玉米科学,2004,12(z1):73-73.
被引量:1
5
王金洪.
浅谈南繁杂交玉米制种中应注意的问题[J]
.种子,2004,23(12):86-87.
被引量:2
6
王德利,刘志瑞,张伟.
辽青贮625玉米制种技术[J]
.种子,2005,24(7):123-123.
被引量:1
7
卢和顶,陈山虎,童川拉,林建新,纪荣昌.
闽玉糯1号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制种技术[J]
.种子,2005,24(10):80-81.
被引量:2
8
赵磊峰,李本逊,朱永平.
冬季超甜玉米开发[J]
.云南农业科技,2001(1):14-15.
被引量:2
9
周苏文,赵磊峰,朱永平.
甜玉米自交系生育进程与双亲播种差期关系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3):248-251.
被引量:1
10
王国庆,韩加宏,王宏岩,王登齐.
寒地玉米制种综合配套生产技术[J]
.玉米科学,2003,11(S1):83-8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侯自明,和凤美,朱永平.
云南热区甜玉米冬季制种技术[J]
.种子,2013,32(3):113-1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宋翼飞,吴孔明.
滇西甜糯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现状调查[J]
.植物保护,2020,46(5):217-222.
被引量:22
2
王晶,黄云霄,毕亚琪,郭瑞佳,张培高,陈洪梅,姚文华.
优质超甜玉米云甜玉8号的选育[J]
.耕作与栽培,2022,42(6):111-112.
1
胡绍青.
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亲本花期效应[J]
.种子科技,2001,19(2):100-101.
被引量:2
2
田恩阔,程尚明,陈长艳,王世荣,罗永高.
影响杂交玉米亲本花期相遇的因素及调控技术[J]
.农技服务,2012,29(5):539-540.
被引量:2
3
罗兴忠,黄必华,李为民,王东岐,徐星华,张世宏,郭元平,周军.
玉米制种病虫趋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7):52-52.
被引量:1
4
Ф.К.Виличку,杨庆昌.
调节玉米亲本花期的方法[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2(4):4-6.
5
高成芳,高强,刘继良,石定乾,李跟盛.
植物生长激素调节高粱亲本花期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0,31(9):19-20.
6
白淑娟,张运昌,陈德新.
杂交狼尾草亲本花期及主要植物学性状[J]
.中国草地,1996,18(3):49-52.
被引量:5
7
章听生,陆天泰.
用图尺简化积温法预算杂交水稻亲本花期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1998,9(1):26-27.
8
夏根和,雷文勋,叶仁华,吴青华.
中浙优系列组合亲本花期调节试验[J]
.种子世界,2014(4):34-35.
9
周忠平,金鑫,吴宝刚,谢东.
利用腐植酸作微量元素螯合剂是提高肥效的有效途径[J]
.腐植酸,2004(4):17-18.
被引量:4
10
任志.
设施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09(11):49-49.
玉米科学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