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父亲与《新青年》同人的革命态度关系论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提倡新文化、新文学的重要力量,《新青年》同人具有毫不妥协的革命姿态。这与他们的个人生活经历有着潜在的关联。本文联系清末民初新知识人走向城市的背景,认为《新青年》同人中一些人的"父亲"缺位是他们脱离旧制度、成为革命动力的重要条件;其次,"父亲"缺位影响了他们的感情生活和人生态度;在理智上,促使他们拒绝父亲的传统角色,认为应该合理地做"父亲"。
作者 火源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8-31,共4页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知识转型与新文学发生"(2013JK0259) 陕西理工学院人才启动项目"知识视野中的<新青年>同人研究"(SLGQD13-4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于闽梅,陈学昌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2郑超麟.对《陈独秀传略》(征求意见稿)提出几点意见[M]//怀旧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33.
  • 3黄真,姚维斗.李大钊同志用英文写的自传[J].革命文物,1980(3).
  • 4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6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3-317.
  • 5许世琛.鲁迅与先父寿裳公[M]//浙江文史资料(51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0.
  • 6陈独秀.实庵自传[M].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12-13.
  • 7陈独秀.陈独秀答爱真[M]//陈独秀书信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32.
  • 8陈独秀.答崇拜王敬轩者.新青年,1918,4(6).
  • 9章士钊.与黄克强相交始末[M]//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149.
  • 10周作人.刘半农[M]//周作人自编文集·木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7.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