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全唐诗》“沧洲”意象发微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沧洲"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扬雄的《檄灵赋》,本义指东海。在汉魏六朝文中,亦多指东海(沧海)。因其常以"沧洲支伯"出现,与"箕山许由"相应,故唐代以后,诗人以"沧洲"意象入诗,多表示隐逸之所或隐逸之情。《全唐诗》中存在"沧洲"与"沧州"混用现象,"沧州"系北魏熙平二年(517)始设之州名,与"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混用,容易致误。
作者 余晓栋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13年第4期16-21,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9

  • 1张震泽校注.扬雄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 2徐陵.玉台新咏[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 3自居易.自氏文集[M].四部丛刊初缩集部[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 4谢恩炜.自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5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 6金芝山点校.戴复古诗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 7孔凡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235.
  • 8南朝宋·鲍照.钱仲联集注.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 9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10全唐诗增订简体横排本·[Z].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共引文献202

同被引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